范莉
【摘 要】歷史故事是歷史傳承的重要手段和載體,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也不乏運用歷史故事講解歷史知識的事例,但將歷史故事應用于課堂中曾一度頗受爭議。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營造靈動的課堂?這是新課標實施以來初中歷史課堂遇到的新挑戰與新機遇。經過筆者親身實踐證明,將歷史故事巧妙的運用到歷史課堂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設靈動的歷史課堂。
【關鍵詞】歷史故事;創設;靈動課堂
新課改以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轉變,創新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集中體現。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創設靈動的歷史課堂,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教學發展的本質需要。
一、以歷史故事為引,激發學生“想動”的學習欲望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其中不乏名人軼事,歷史故事的發生以當時的歷史背景為前提,承載著歷史,傳承著歷史。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中,單純的講解歷史知識,枯燥乏味,難以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故而,課堂效果不盡人意。將歷史故事巧妙的引用到課堂之中,筆者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學案例1: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夏、商、西周的興亡》一課時中,單純的講解三個朝代的興亡顯然是索然無味的,距離現在的時間久遠,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共鳴感。教師巧妙的將武王伐紂的故事引入其中:
師:同學們,現在有一部電視劇比較火熱,《封神英雄榜》大家都看過嗎?
生:看過。
師:那你們覺得這部電視劇主要內容是什么呢?
生:殷商的滅亡,周國的興盛。
師:那么,同學們知道武王伐紂的故事嗎?
生七嘴八舌:知道,就是周武王討伐殷商大王的故事,在電視劇中我們都看過。
教師會心一笑,經過對武王伐紂故事的講解,同學們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課堂效果甚佳。
二、以歷史故事為例,提供學生“能動”的課堂情境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識是需要牢記的,故而,這也是令很多學生十分頭疼的問題。死記硬背顯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取。善用歷史故事,將歷史故事與課堂知識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能動”的課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
教學案例2: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華夏之祖》一課時中,教師可以通過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的故事作為引子,進行課堂授課。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女媧補天的故事嗎?
生:從電視中看到一點,好像女媧是遠古的神,當時天上破了一個大洞,女媧煉七彩石補了這個大洞,人們才有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師:說的很對。那么盤古開天的故事有誰知道呢?
生:不知道。
師:在太古的時候,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非常象一個雞蛋,在無際的黑暗云霧中運行,萬賴無聲。就在那巨星的內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己從圍困中解救出來。經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后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為大地,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盤古也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
生:哦,原來如此。但是這是神話故事,我們的祖先到底是誰呢?
師:這位同學問得好,我們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華夏之祖》。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是炎黃子孫,為什么呢?
同學們興趣盎然,兩眼只盯著教師的嘴巴,期待著精彩的下文!此外,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又知曉了“大禹治水”與“禪讓”的故事,教師可以適當給出幾分鐘讓學生表演小故事,如此,課堂效果不僅極佳,還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不但學習興趣盎然,而且記憶深刻,從而創造出靈動的課堂效果。
三、以歷史故事為力,激發學生課堂“敢動”性
不少歷史小故事都具有激勵人的作用,例如“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等等,都在不斷給人們源源不斷的精神激勵。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可避免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積極不主動,顯然,課堂效果就很難提高。面對這樣的課堂現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引入歷史故事,激活學生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關注課堂,同時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來。
教學案例3: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中,面對學生的不積極,可以適當添加幾個名人勵志的故事,其教學效果就截然不同。
師:同學們,我為大家講一個“毛遂自薦說楚王”的小故事。
生欣欣然,聚精會神。
師:“毛遂自薦說楚王”的主角是毛遂,據中國典籍《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毛遂自薦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勇敢,敢于推薦自己推薦擔任某項工作。我們現在正處于學習的最佳時期,如果課堂上不積極主動,怎么能學好知識,做有用人才呢?
生幡然醒悟,若有所思。
之后的課堂中,面對老師的提問,學生們競相發言,靈動的課堂讓學生們在歷史的世界中更加自由的暢游。
由以上可知,將歷史小故事運用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可以創設靈動的歷史課堂,大大提高歷史課堂學習效果。但是,將歷史故事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不是輕而易舉的,是有章可循的。在遵循課堂教學知識的前提下,本著科學高效的原則,適當引入歷史故事,讓歷史故事為課堂教學所用,如此才能打造靈動的歷史課堂。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歷史教學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希冀通過對此文的論述,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昆.論初中歷史學科的故事化教學[D].蘇州大學. 2011
[2]馮秀芹.淺析故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6)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