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燕
【摘 要】教師應該重視課堂上的誘讀,引導學生讀,注重學生自主閱讀,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激發;閱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喜歡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學生只有喜歡閱讀才會有樂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激發學生擁有閱讀的快樂的感受,教師應該教育學生熱愛學習,樂于學習,享受閱讀的快樂的感覺。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教育學生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呢,怎樣激發學生喜歡上閱讀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努力:
一、誘讀
兒童走進小學是標志著從現實的雙向對話轉變到很多的和文字符號的單向獨白的神奇世界中來。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重視閱讀,拓展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閱讀的快樂的感受的重要的方式。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重視學生今后的閱讀教學的效果,教育學生重視閱讀興趣、閱讀才能、閱讀的好習慣等長遠的教育效果。可是,我們知道一些低年級的學生閱讀學習能力很是缺乏,思考水平相對很低,而且非常地貪玩享樂,所以,對待讀書就不能夠在短時間以內產生學習的饑餓的感覺,教師應該充分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育學生開展好閱讀的學習活動,教育學生產生學習的快樂的感覺,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的興趣。
1.創造學生閱讀的空間
學生應該接近對自己有益的好的環境,閱讀教學也是這樣。如果小學生生活在充滿書香意味的校園課堂環境里,學生讀書的愿望就能夠被全面激活,學生就能夠相互帶領讀書,讓更多的喜歡讀書的學生自覺地加入到讀書的課堂教育教學環境中來。所以,教師可以從課堂的學習環境中出發進行學習活動,教育學生將教室布置得更加協調而充滿書香的教學情味,教師也可以帶學生盡力班級的圖書漂流活動,幫助學生組織好一系列的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更換其中的好書,建立學生之間的讀書沙龍等組織會,教育幾個有讀書寫作,讀書繪畫或者讀書表演的學生形成學習小組一起進行課堂閱讀活動,增強課堂閱讀的專業感,豐富課堂閱讀的形式。
2.創造學生閱讀的時間
低年級的學生時間概念很弱,教師應該教育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好課余的時間,這樣教師和家長就能夠科學全面地進行督促指引的活動,教師和家長應該建立親子共讀的活動,保證課堂閱讀教學的時間,增加課堂和課外學生對家長的感情,在教室內設立學生晨讀等學習時間,教師也可以自己抽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參加閱讀活動,創造學生充分的閱讀空間。
3.激發學生閱讀的渴望
如果學生對閱讀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所有的閱讀情感就能夠隨著生活積累一起被感動被調動被驚醒,這樣學生的身心就能夠保持最好的狀態,學生就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可以遵循這些教學的客觀的規律,按照學生的喜好來進行學習,豐富學生學習的策略,激發學生愛讀書的意識,激發學生充分閱讀的渴望。
在學生的學習環境里,教師應該多帶領孩子學會讀書,教育孩子接受讀書的興趣愛好,多向學生推進一些朗讀材料和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深刻領會學習的氛圍,通過講故事、家長朗讀呵護誘導學生準備素材,整理素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學習活動。教師在課堂之外可以發給學生《白雪公主》等書籍,豐富學生的智慧,并告訴學生這些故事在哪里,讓學生課后去主動積極地閱讀。
二、教師引導學生讀
低年級學生要重視教育學生喜歡閱讀,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開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教育學生不能有畏難情緒,可以借助課文插圖、實物、音像手段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和猜想、追求閱讀,實現學生和文本的對話。
1.創造生動的場景,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應該用好導語,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一些圖片,詢問學生一些問題,教育學生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師也可以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教育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紛紛投入到新的閱讀之中,這樣,教師和學生容易更快地進入情景,在此基礎上再請學生讀,學生就能夠讀出情趣來了。
2.通過各種豐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年級的小學生,對各種事物都充滿新鮮感,有好的表達愿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組織游戲,競賽,表演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教育學生收獲積極的效果。學生如果學到知識,就能夠感受到快樂。
教師可以用這種辦法,通過畫、唱、演等形式,來帶領學生欣賞有情節的故事,有韻律的詩歌,優美的散文,并且轉變抽象為形象,帶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將文章的感情和意境都表達出來。
語文教師要注重和學生情感流動,有真情付出,才有感情的融合,教師應該重視和學生一起移情,運用情感和經驗實現溝通、交融、碰撞,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
3.依靠各種朗讀評價,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閱讀教學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是有生命力的個體,他們會對事物產生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感受,不是借學生的口想教師說的話,并提供和學生交流的機會。教師要帶領學生讀得有指導,讀的有層次,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發揮評價的方式,重視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結合,讓評價的語言充滿情趣,結合課文委婉地提示,加以積極的贊賞。
三、教師注重學生自主閱讀
教師應該逐步培養學生以語感為重點的閱讀能力的提高,不管是否認識到,教師都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自覺地形成對閱讀行為的操控,可以開展故事會、朗誦比賽等活動,評比班級“閱讀高手”的活動,幫助學生獲得閱讀的成就感,教育學生在家里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
因此,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美好時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有樂趣才會喜歡,喜歡才會讀好,收獲閱讀的幸福和快樂。
【參考文獻】
[1]周國輝.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周刊》.2011年25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和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