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琳
摘 要:情感是人對外界思維的認知態度,是人對客觀的思維是否符合自己而產生的親身體驗。情感是在認識活動中產生的,反過來它又會給認識以強烈的影響。因為由情感所構成的心理狀態可以直接影響到人的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所以,情感對非智力因素中的興趣、愛好、追求、內驅力等的發展都有著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情感氛圍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機,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課堂氛圍;高效率;非智力因素
課堂上如何實施情感氛圍,如何讓課堂高效呢?下面提出幾點個人的想法。
一、要給予學生師愛
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師愛有巨大的作用,也是教育的橋梁。有了愛,師生之間才能溝通思想,才能找到心靈的通道。教師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次誠懇的鼓勵,都會像春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自然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師要有高漲的情緒
我們在課堂上的情緒對學生的情緒影響極大,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強的影響。所以,我們教師上課前要調節好自我情緒,對授課充滿自信,把對事業的熱愛及追求融于對學生的教育、關心、期望中去,以引發學生那種較強烈的情感共鳴,一起營造一種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氣氛。
三、教師要讓學生始終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啟蒙老師,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動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可以促進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及向上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地創造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條件。
四、保護學生的自尊、自信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會進一步發展,自尊心會更強,會更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得到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及能自主學習。為此,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樹立民主思想,給學生充分發表見解、質疑問難的機會,同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敢于面對我們所出現的錯誤,誠懇地進行自我批評,敢于向學生學習,并且平等地對待班級的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產生公平感。教師在課堂上還要進行激勵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在教師那里得到的是向上的動力而不是壓力。
總之,教師如能把微笑帶進教室,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灑向每一個學生的臉龐,以師愛去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給學生創造出一種寬松、愉悅、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教學情感氛圍,這樣,就能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心理狀態,輕松地參加學習并獲取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達到高效。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