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作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里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里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為此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雙基;習慣;創造;做人
家庭教育要抓的工作很多,但有“五個重點”家長要特別予以重視。
一、重視孩子學好“雙基”
孩子要學習好,從小就要打好基礎,即學習好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孩子要發展特長,培養興趣愛好,但必須在掌握“雙基”的基礎上去發展提高。“雙基”不牢固,給孩子今后繼續學習就造成障礙。試想,孩子沒有通過識字關,認的字不多,就給閱讀和書寫造成困難;孩子識數不多,沒有建立起數的概念,就給各種計算工作造成困難;孩子不掌握基本技能,不能動手操作,就會為今后工作學習造成困難。“雙基”是學習的基礎,基礎不牢靠,要繼續深造就困難重重。孩子特長要發展,興趣要培養,但在孩童階段還是先打好基礎,學好“雙基”,切莫單刀獨進,以特長代“雙基”,這樣有害于孩子今后的學習。
二、重視發展孩子的思維
思維是學習的關鍵環節,也是人們做事的主要環節。學而不思,不會發現知識的奇特奧妙之處,不會建立起知識的框架體系,不會發現新的問題,不會發明創造。做事不思,做事就會盲目無目的,做事就會顧此失彼,做事就不會取得最佳效果。思維就是用腦。家長要重視發展孩子的思維,使孩子學習、生活、工作、做事肯用腦,善用腦,會用腦,把自己學的知識、做的事進行思考,進行加工,變成自己有用的東西。總結經驗,改正不足,在思維中不斷前進。多思維,常思維,人會更聰明,能悟出事物的本質,善于思維對孩子終生都有好處。
三、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益于人的工作、學習、生活,使人會堅持好的做法,改變或不學習,或沾染不良的行為習慣,有助于人的事業、生活、工作的成功。人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同學會了一種很好的學習、工作、生活方法。因此,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講究衛生習慣、勤儉節約習慣、整潔愛美習慣、堅持體育鍛煉習慣、遵章守紀習慣、助人為樂習慣等。
四、重視關愛孩子的創造
創造能力是多方面的,創造能力的內涵也不一樣,孩子由不會到會,由不知到知,由沒有發現到已經發現,由不會做到會做,都是創造。對成人來說,這些不算什么,但對孩子來說,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艱苦的工作。要讓孩子小時候有大的發明創造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客觀的。孩子就是在不斷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由不知到知中進行創造的。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創造意識,獨立進行學習和工作,不斷在未知世界中探索創造,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五、重視孩子學會做人
孩子不但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會積極進行學習思維,能有發明創造的意識,更主要的是學會做人。孩子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愛人、樂于助人;要經得起挫折,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要經得起表揚,沒有虛榮心;要會自立,自理,自護,自強,自尊,會做人。否則,沒有良好的心態,要學習好、工作好、生活好也是有困難的。
家庭教育要突出重點,使孩子成長進步得更快。
(作者單位 西安高新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