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花
摘 要:批改作業在每個教師的教學活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但是如何去批改學生的作業,怎樣批改才做到有效呢?就此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學生作業;訂正本;做法
作業的批改方法,最為普遍的就是學生完成了,就是改,評講,學生訂正。這種方法它對學生而言確實行之有效,無可非議。能否有更好的方法呢?在教學中,不斷去摸索、探究,我認為以下的做法可以研究:(1)布置作業,生改作業;(2)師查作業;(3)師生評研作業;(4)生訂正作業。
我把當天的作業布置好了,學生先回家做,做完了,還要讓學生來改,這里就比上面方法多了一步,讓學生來改,不是讓學生做了就做了,還有一個機會讓學生來改一改自己的作業,才把作業上交。可能這里你會問,有些學生連做都不會做,怎么會改呢?這是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是好的,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讓學生來檢查究竟對了沒有,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還可以讓學生細心地去做作業。你也許會質疑,這樣做,有些同學根本就沒有看,這有什么用呢?
這里就該第二環節了,就是師查作業。教師把學生批改的作業收上來查看,把學生自己改錯的地方,作好記號讓學生明白自己改錯了,改錯和做錯的題目及時讓學生來訂正,并在訂正本上重寫一次,一些會改的和做作業細心的同學,就不用做這些作業了,來一個“減稅活動”,讓他們高興高興。但一些粗心的和改錯的同學就要為自己的粗心負責了,來一個“加稅活動”。哪個學生不想讓自己輕松一下呢?這樣就會促使學生慢慢養成做作業細心和檢查的習慣了。
師查完作業,還要有一個評講作業的過程。在評講作業的時候,我主要采取了評研的方法,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討論,把做錯的題或不會做的題改正,再全班交流,把不明白的題目讓全班學生來說說,來討論;教師也把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提出來,讓學生有一個提高的過程。用評研的方法來評講作業,效果比師講生聽好得多。
評講完了,還要訂正。讓學生自己獨立訂正,如果不會的就可以找同學來幫忙。小組檢查是否都訂正完了。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生進行抽查,對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的及沒有改正的,
就能有效地遏制他們的僥幸心理,達到較好的反饋效果。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回去在訂正本訂正了,此環節就是以警戒之效。是為學生更好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不要單有一個獎的過程,還應該有一個懲罰的過程,這才是完整的。
這就是我對批改作業的一個小小的研究,有做得不科學的地方,敬請同仁指出,相互交流。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