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芝 孫愛東 姜新
摘要:本標準規定了綠色食品韭菜有機基質生產的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采收和生產技術檔案等。本標準適用于山東省綠色食品韭菜有機基質栽培。
關鍵詞:綠色食品;韭菜;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S633.304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3-0120-03
綠色食品韭菜有機基質栽培可采用中小拱棚、日光溫室等設施。采用育苗移栽,保護地育苗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綠色食品韭菜有機基質栽培引用的規范性文件有GB 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T 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 391 綠色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T 393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 394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產地環境應符合NY/T 391的規定。
1栽培技術
1.1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抗寒、分蘗力強和品質優良的品種,如壽光馬藺韭、諸城大金溝、漢中冬韭及791韭菜等。
1.2育苗
1.2.1育苗基質育苗基質可采用商品育苗基質或自配育苗基質。自配育苗基質的原料主要有:草炭、蛭石、巖棉、珍珠巖、爐渣、鋸末和蘑菇渣等。基質配比,草炭∶爐渣∶蛭石=3∶5∶2,草炭∶蛭石=2∶1,草炭∶蛭石∶珍珠巖=6∶3∶1。在配制時,每立方米基質中加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糞肥15 kg和氮磷鉀(15-15-15)復合肥1 kg、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 g,混勻。
1.2.2苗床或穴盤的準備育苗可采用苗床育苗或穴盤育苗。用磚、混凝土、泡沫板等材料制作苗床,苗床寬120 cm,高15 cm左右,基質厚度10 cm,苗床間的走道寬40 cm,隔離薄膜可選用普通聚乙烯膜。穴盤育苗可選用128孔穴盤。
1.2.3浸種、催芽用55℃的溫水浸種,并不斷攪拌,待溫度降至25~30℃,再浸泡12 h,撈出后用濕布覆蓋,置于15~20℃處催芽。待7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1.2.4播種播前基質澆透水,將催芽的韭菜種子播于苗床或穴盤內。播種后覆蓋1.5~2.0 cm蛭石或育苗基質。
1.2.5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基質濕潤。出苗后,保持基質見干見濕。從齊苗到苗高15 cm,葉面噴施0.1% 尿素1~2 次,定植前7~10 d,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1 次。
1.2.6成苗標準苗高18~20 cm,每株5~6片真葉,無病蟲害。
1.3定植前準備
1.3.1栽培槽用磚、水泥、混凝土、泡沫板、硬質塑料板、竹竿或木板條等材料制作栽培槽,寬度90 cm,高20 cm,延長方向坡降0.3%,栽培槽間的走道寬40 cm。隔離薄膜可選用普通聚乙烯膜。
1.3.2灌水系統采用滴灌裝置。
1.3.3栽培基質可采用商品基質或自配基質。自配基質的原料主要有:草炭、蛭石、巖棉、珍珠巖、爐渣、鋸末和蘑菇渣等。配制時,每立方米基質加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糞肥或有機生物菌肥20 kg,混勻。所用肥料均應符合NY/T 394的要求。基質配比,草炭∶爐渣=4∶6,草炭∶爐渣∶蛭石=3∶5∶2,草炭∶菇渣∶珍珠巖=3∶3∶2。基質一般3~5年更換一次。
1.3.4基質消毒利用太陽能或甲醛消毒。太陽能消毒:將基質裝入栽培槽,基質厚度15 cm。基質用水淋濕后,用塑料薄膜密封栽培槽,然后將大棚或溫室密閉10~15 d。甲醛消毒:使用40%甲醛的40~50倍稀釋液,每立方米基質均勻噴灑20~40 L,然后栽培槽用塑料薄膜密封24 h以上,移栽前揭去薄膜讓基質通風兩周。
1.4定植
1.4.1定植時間一般苗高20 cm,有5~6片葉即可定植。
1.4.2定植方法定植前剪去苗的須根先端,留2~3 cm,剪掉部分葉片。在栽培槽內按行距15~20 cm,穴距5~8 cm,每穴8~10株,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蘗節為宜。
1.5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及時澆水,3~4 d后再次澆水,然后蹲苗。新葉發出后澆緩苗水,保持基質見干見濕。秋季氣溫下降后,減少澆水,保持表面濕潤。及時拔除雜草。
1.6適時扣棚
扣棚前清除枯葉,露出鱗莖,晾曬5~7 d后,覆蓋薄膜。上市前50~60 d扣棚。
1.7生產管理
1.7.1溫濕度管理棚溫白天控制在20~25℃,棚溫達到28℃時,適當放風。夜間不低于6~8℃。根據棚內溫度和天氣情況及時揭蓋草苫。
1.7.2光照管理韭菜長出新葉前,草苫晚揭早蓋。韭菜長出新葉后,草苫早揭晚蓋。雨雪天氣及時清掃積雪并揭開草苫。連陰天應揭開草苫,及時清理薄膜上的塵土、碎草。
1.7.3肥水管理每次收割,將周邊的基質疏松。2~3 d后,每立方米基質追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糞肥13~15 kg或生物有機肥20 kg,也可追施碳酸氫銨1.0~1.5 kg或氮磷鉀(16-8-18)復合肥1 kg,所用肥料均應符合NY/T 394的要求。施肥后澆透水,保持基質見干見濕。
1.7.4培土 隨韭菜的生長,韭菜基部培基質2~3次,至基質高度2~3 cm。軟化栽培基質高度10 cm左右。
2病蟲害防治
2.1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按NY/T 393的規定執行。
2.2主要病蟲害
灰霉病、疫病、韭蛆、潛葉蠅等。endprint
2.3農業防治
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合理配施化肥。適時澆水,合理密植,及時清除病葉、病株。及時清潔棚膜、放風降濕,控制好溫濕度。
2.4物理防治
2.4.1粘蟲板誘殺韭蛆成蟲韭菜棚內每20 m2懸掛一塊20 cm×30 cm的黃色粘蟲板,誘殺韭蛆成蟲。
2.4.2防蟲網保護通風口覆蓋40目的防蟲網,防止韭蛆成蟲、斑潛蠅侵入。
2.5生物防治
2.5.1灰霉病可用1%農抗武夷菌素水劑150~200倍液,或用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木霉菌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2.5.2韭蛆成蟲韭菜扣棚前及每茬韭菜收割后7 d左右,隨水澆施沼液。每立方米用量為10~15 kg。
2.5.3斑潛蠅可用5%除蟲菊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2 500~3 500倍液噴霧防治。
2.6化學防治
2.6.1農藥使用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農藥使用應符合GB 4285、GB/T 8321 和NY/T 393的規定。農藥應交替使用,嚴格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用藥。
2.6.2疫病韭菜收割后新葉長出前,可用30%氫氧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0%氧化亞銅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噴施。發病初期,用8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或72%霜脲錳鋅600~750倍液噴霧,7~10 d噴1次,以上藥劑可交替使用。
2.6.3灰霉病發病初期,可用40%嘧霉胺懸浮劑1 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液1 000~1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或每666.7m2用10%腐霉利煙劑260~300 g,關閉棚室,熏蒸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
2.6.4韭蛆防治幼蟲可在收割后新葉長出前采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毒死蜱+辛硫磷乳油1 000~1 2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灌根。
2.6.5斑潛蠅在產卵盛期至幼蟲孵化初期,可用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2 500~3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3收割
根據韭菜的生長情況和市場需求情況,適時收割。晴天清晨收割,割口應整齊一致。
4生產檔案
生產過程中,應建立田間生產技術檔案和生產資料使用記錄、生產管理記錄、收獲記錄及產品檢測記錄及其它相關質量追溯記錄,并保存3年以上,以備查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