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昕
小學英語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學習語言和感受語言的主要渠道,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吸收豐富的知識,增加學習的興趣,還能擴大詞匯量,促進聽、說、寫能力的發展,有效地提高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201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可見,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技能。
從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以聽說為主,到了高年級再訓練讀寫。實際上,小學生從學習英語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他們的英語閱讀經歷。如果在此階段就開始抓好詞句教學,有意識地為閱讀打好基礎,再逐步過渡到語篇教學,并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和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必定對學生日后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低年級教學中的薄弱點,也是難點。那么,如何在小學低年級開展閱讀教學呢? 筆者結合新版三年級教材一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趣導讀,培養學生的詞匯認讀能力。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磚瓦,沒有磚瓦無法建成高樓大廈。所以要提高閱讀能力,最基礎的就要抓詞匯認讀。對于活潑好動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機械的單詞記憶是枯燥的,因此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生動活潑的形式,運用趣味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去認讀單詞。例如妙用chant去鞏固詞匯認讀。
小學生活潑、好動,讓他們枯燥地背誦英語單詞,猶如把他們捆綁起來,學生能情緒高漲嗎?而采用chant的教學手段,將語言與情境結合,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在獲得愉悅的同時,更激活了學習的心理內驅力,能夠解決小學生單詞遺忘率高的難題。如在教Book1 Unit2 Colour,在教完八個顏色單詞后,我根據平時觀察學生的文具,結合第一單元的單詞編了一首chant:
A red pencil,a black pencil,a colourful pencil!
A white book,a green book,a colourful book!
A yellow ruler,a brown ruler,a colourful ruler!
An orange bag,a blue bag,a colourful bag!
朗讀這首chant前,我先讓學生把擁有的相應文具拿出來,要求他們在朗讀時當讀到相應的文具就舉起來。全班學生立即興奮起來,紛紛拿出自己的文具躍躍欲試。學生一邊看著黑板大聲地朗讀,一邊高高舉起自己相應的文具。在愉快的玩做和朗讀中,學生輕松地對兩個單元的單詞進行復習認讀,與此同時,還在語境中學會了一個新單詞colourful。
二、圖片助學,鞏固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對句子的理解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圖片具有直觀易懂的特點,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教學中我發現低年級學生有“學得快,忘得快”的特點,他們在課堂上把課文讀得滾瓜爛熟,并能理解其意思,可是單獨給出一個句子,他們卻在理解方面有時仍然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我在復習句子時,利用了教材的插圖資源,或搜索出與句子情境相對應的圖片,設計形式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對句子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利用教材的插圖和搜索到的圖片制作成課件,并在黑板上寫出圖片對應的句子。再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進行比賽:每次我指著黑板上其中的一個句子,讓全班學生朗讀兩次,然后滾動課件的幾幅圖片,當出示到該句子對應的圖片時,學生就站起來大聲朗讀該句子。哪一組中的學生最快最多站起來朗讀就能加分。在競賽加分的推動下,全班學生熱情高漲,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大屏幕,一看到句子對應的圖片立即站起來朗讀。經過反復多次的游戲操練,學生不但能把句子背下來,還在圖片的幫助下鞏固了對句子的理解。以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句子,不僅降低學生理解句子的難度,還讓學得輕松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故事教學,提升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
201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中語言技能分級標準的一級標準指出: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要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枯燥的文字閱讀材料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需要不斷有新鮮的內容進行興奮點的刺激,因此把故事引入教學中,能讓學生很自然地融入故事的情節中去,對所學的內容饒有興致。故事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有語境的語言素材,使用有意義的、有語境的語言素材學習目標語言,便于學生理解語言的意義和語言運用的具體情況。結合新課標和教材,我采用故事教學法,促進學生語篇閱讀能力。
零散的單詞教學只能起到詞匯教學的效果,教師應盡量在每節課能滲透閱讀教學,因此我在新授詞匯課時,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所具備的的知識設計故事作為主線,通過故事教學法來呈現新的單詞和句型,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去體會目標語言,因為故事具有趣味性,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還能進行閱讀教學。
我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體驗,使得在整個單詞新授過程,學生就像在閱讀故事一樣,輕松愉快地學會了新單詞及句型,并在故事創設語境的整體情境中理解目標語言的運用。這樣在簡單的語篇教學中逐步滲透閱讀技巧,為學生以后的閱讀能力提高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
小學英語閱讀是一項長期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小學英語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探索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反思,持之以恒地不斷努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下瑤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