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雁
(東營職業學院 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山東 東營257091)
高校班主任跟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依靠科學的途徑,只有在有效的方法、科學的途徑和合理的原則下才能做到師生之間的理想溝通,并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時也能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達到素質育人的最終稿目的。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最終是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因此我們必須要研究和探索班主任老師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的方法和途徑。
目前高職院校主要是班主任承擔學生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和輔導工作,教師在心理輔導的時候,不能僅僅依靠知識傳授,授課的方法太單一化。要想達到心理輔導的理想效果,必須在心理輔導課上積極跟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因此只有找到科學、合理的溝通方法,才能既增進師生感情,又使學生得到科學合理的心理輔導。
教師和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由教師提出一個焦點話題,讓學生們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言論,互相啟發,整個過程中要擺事實、講道理,最終把問題討論清楚。這種方法有很多優勢,首先不僅能夠活躍同學們的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大家的興趣;其次可以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口才;最后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在討論的過程中起到引導和梳理的作用,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合理的進行思考并注意搜集資料和論證。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誘導每個同學輪流發言,針對每個同學的發言教師要積極響應,加強溝通,不僅使學生得到教育,而且讓教師加深了解每個同學的個體情況,增進師生感情。
角色轉換就是針對某一情景或者題材設定學生的身份為教師,而教師的身份設定為學生,兩種角色互換和替代,充分體會角色置換以后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方式,讓學生坦露角色改變以后的人格、情感、人際交往、內心沖突等心理問題。角色置換并不是在表演什么內容,而在于通過置換以后觀察、體驗、分析討論,使學生受到教育。
案例分析法是把各高職院校在現實中發生的有關學生管理的典型案例拿到課堂上來進行分析,共同探討事件發生的起因和過程,剖析在事件發生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矯正學生心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自身問題的認識并加深對學校環境和老師們的理解。
心理訓練的施訓方式教師,受訓方式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對被訓者進行有意識的影響和引導,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教育手段,也是師生溝通交流的途徑。
高校開展的心理咨詢活動可以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如果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
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的方式是多樣的,可以用前文介紹的行為訓練法、角色置換法、討論法或者其他方法,也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報告會、演講比賽、視覺沖擊或參觀訪問等進行心理輔導。如學生在校園內吸煙是一種不文明現象,可是很多學生就是改不了這個習慣,或者是習以為常,當老師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不能老是單純的說教和灌輸吸煙的危害性等等,教師應該跟學生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探究學生吸煙的背后到底是一種什么心理情節在作祟,只有不斷交流和溝通才能了解他們的心理情節,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同時再用正確的輔導方法進行心理咨詢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心理教育不能脫離學校的專業教育。高校班主任一般都是各學科的精英,有的是學術帶頭人,教師要把跟學生的交流和心理教育滲透到各自的專業教學中。要達成在專業教學中跟學生交流和溝通的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目前職業教育大力倡導的項目化教學方式,項目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再說教理論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動手去做,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項目化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依戀,更增強了學生對專業教師的依賴,在整個項目化教學中,學生在專業教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完成專業項目,跟專業教師的溝通更加深入,溝通由專業知識開始,不斷發展到情感交流和心理交流。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況,主動地學習與思考,師生之間密切的溝通與互動,即增加了知識又提高了心理素質。
班主任在跟學生溝通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博愛的心,因為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路燈。陶行知先生倡導“愛滿天下”。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所有的技巧都抵不過愛學生,這是教育的關鍵,其余都是次要的。不僅要愛,而且要愛得讓學生信服,愛得公正,對于學生,無論其家庭出身是什么情況,不論學習成績如何,均應一視同仁。班主任是園丁的典型代表,對大學生要付出全身心的呵護和關愛,這種愛的力量如同磁鐵要深深的吸引班級的任何一名同學,這種愛如同磁力線輻射到每個同,這種愛,既是慈母之愛,又是嚴父之愛,更是益友之愛。
在學生管理中班主任是最小的管理單元,被人們通俗的稱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是最小的主任管理的是一幫涉世未深的孩子,管理的事情包羅萬象,非常雜亂。因此,班主任在跟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時候心一定要細,經常跟學生談心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愛好興趣、喜怒哀樂,多觀察他們的的情緒情感、身心表現和學習態度。
班主任對學生不僅要有愛心,更應施以耐心。班級有好幾十名同學,總有些學生難以交流和溝通,尤其是對一些后進生,在進行管理的時候總會遇到某些問題,所以后進生的轉化要求每個班主任必須有一定的耐心。
總之要建立寬松、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決不能用諷刺、挖苦、嘲笑的方式跟學生進行溝通,這樣不僅使得師生關系緊張,而且會起到負面影響。對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對出現問題的學生要適當批評教育。教師還要采用靈活的溝通方式,創造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
[1]郭啟華.高校管理者人格素質結構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8):106-107.
[2]郭亞.管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器[J].銅陵學院學報,2007(4):111-113
[3]唐志強.從學校管理角度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J].天津教育,2007(9):39-40.
[4]龍建.高校心理和諧的管理[J].職業圈,2007(1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