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威
(甘肅恒達工程分公司,甘肅 蘭州730000)
大型瀝青拌合站的占地面積較大,設備種類較多,石料的堆放須有一定的儲存量,生活區域與生產區域的劃分。
1)選擇場地時,應靠近本標段的路基并設在該標段的中點附近。
2)水、電來源要方便。
3)采用原材料及成品料進出攪拌站最便利的交通。
4)考慮外界因素,盡量避免安裝在周邊居民較多的地方。
5)能同時向連接的幾個路面供應瀝青混合料。
1)場地的環境應干爽,地勢要高地下水位要低,避免安裝在河道附近。
2)開挖安裝基礎時,應了解場地的地質情況。若地質情況好,如屬于沙石料等硬基礎,可減少設備的安裝基礎的費用,避免沉降帶來的設備變形;若地質情況屬于黃土類基礎,可根據實際情況,擴大基礎,提高基礎的方法。
1)場地規劃主要指三大平面布置圖,包括:總體平面布置圖、安裝地基圖、低壓電力系統圖。
2)首先應規劃生產區域與辦公區域,生產區域及生活區域全部用圍墻封閉圍護。 生活區域主要建筑物及構造物:職工宿舍、食堂、餐廳、會議室。生產區域主要建筑物及構造物:現場辦公室、實驗室、門衛室、料場、配電房、大門等構成。
瀝青拌合站部件總成多,主要有拌合站主機、瀝青儲存設施、成品料倉、導熱油爐、除塵系統、配電房、電纜溝等?;A預制時采用坐標法使用經緯儀確定每一個預埋件的相對位置,用水準儀確定每一個基礎的高程,高程誤差不超過3mm。 并及時對混凝土基礎進行養生。
1)在所有輔助設施及拌合站成套設備全部運抵現場之前,依據安裝地基圖,確定各總成之間的相互位置,安裝時保證一次起吊就位,這點尤為重要,否則,吊車現場多次倒運設備,會造成臺班費用的額外增加。
2)安裝場地應符合要求,做到“三通一平”。
3)組織一支有經驗的安裝隊伍進入施工現場,并作好安裝機具的組織和購買。
4)安裝順序:拌合樓主機——烘干筒——粉料機 骨料提升機——布袋除塵器——冷提——成品倉——控制室——布線。
1)電力供應正常。
2)配備齊全的生產、維修人員進場。
3)計算拌合站各部分導熱油的用量,同時備齊各種潤滑油脂。
4)生產瀝青混合料的各種原材料的儲備:燃油、瀝青以及符合規范要求的砂、石料、石粉。
5)設備現場驗收所需的化驗、檢驗儀器。
6)聯系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校正計量系統、地磅等。
主要包括外接導熱油管、外接瀝青管道,瀝青儲存罐內導熱油管,各種連接氣路管道。 以上各系統應單獨分別試壓,確保各系統并耐壓0.8-1MP,確保各連接無滲、漏現象。 否則,瀝青與導熱油在雙層管道內相混,將在經濟上造成非常大的損失。
1)首先打開閥門用空壓機向該系統內吹氣,將該系統內的水或雜物吹凈,否則,灌注導熱油后,因含水量過大,加大脫水時間,或者雜物的存在影響傳熱效率和導熱油使用壽命,且易損壞導熱油循環泵。
2)啟動主油泵向循環系統內注油,同時注視液位指示器,在不到2/3 的高度時,停止注油,啟動導熱油循環泵,如此往返,直到本系統內全部充滿導熱油為止。
3)導熱油升溫脫水
(1)冷循環啟動導熱油循環泵,使系統進行冷循環,使循環系統充分排氣。
(2)點火使油爐正常運行,設置溫度105℃-120℃,使導熱用脫水。升溫速度不宜過快,一般每小時不超過20℃,當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后熄火,停留一段時間(視情況而定)以使排氣脫水,如此反復幾次即可。二次設定溫度180℃-200℃,再點火,當溫度升至設定溫度時,再停留一段時間,目的是排去導熱油中少量輕組分。
開機點火時,先啟動循環泵,正常后再點火,停機時須先停火,循環泵繼續運行,油溫降到100℃以下時再停泵。
主機調試質量的高低是生產瀝青混合料的前提,因此,拌合樓的調試,是整個瀝青拌合站全面調試工作的中心任務。 調試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
(1)冷級配機的調試。
(2)振動篩頻率的調試。
(3)骨料提升機垂直度的調整。
(4)烘干機燃燒器的調整,即燃燒器的風油比
(5)布袋除塵的調試 主要是進口、出口溫度的設定值與實際值的關系,清洗各個布袋的循環系統。
(6)骨料稱、粉料稱、瀝青稱的調試。
(7)稱量、攪拌循環時間的設定,小車上下行程調節,小車卸料時間的設定。
應符合下列要求(首先原材料是合格的):
(1)油石比誤差不大于0.3%(依據電子計量的精度核準)。
(2)混合料級配,有實驗室抽提篩分后判斷,應符合規范級配要求。
(3)當石料含水量為5%時,能以額定生產率連續生產。
(4)污染小,要求粉塵在大氣中的排放小于200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