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群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 桃園煤礦,安徽 宿州234116)
近年來,礦黨委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建立廉情預警機制,做到早提醒、早預防、早糾正,防止小錯釀大禍,黨員干部廉潔從業觀念不斷增強,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
大力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扎實推進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營造廉潔從業的良好氛圍, 引導干部職工增強廉潔從業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黨員干部的拒腐防變能力。
一是,把握廉潔教育重點。 以領導干部、重要部門、重要崗位人員為重點對象,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廉潔從業教育。 把反腐倡廉和廉潔自律教育與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廣泛開展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黨風黨紀教育和領導干部廉潔從業教育,增強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意識和抵御風險能力。 注重教育的超前性,對新形勢下黨員干部中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和敏感性的問題,及早進行預防教育。加強節日重點時段的廉潔教育,早打招呼、早提醒,預防“節日病”的發生。
二是,豐富廉潔教育的形式。發揮黨群系統“大宣教”優勢,加大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的力度,擴大教育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利用黨委中心組學習會、專題民主生活會、黨群工作例會開展集中教育;利用廣播、電視、網站、短信等宣傳媒介開展日常性教育;舉辦廉政大課堂、組織專題研討進行理性教育;通過評選“勤廉好公仆”、參觀廉潔警示教育基地進行形象教育。不斷拓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新陣地、新平臺,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營造廉潔文化的氛圍。以廉潔文化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廉潔文化進科區、進機關、進崗位、進家庭活動。 讓“風清氣正才會有政績”、“清廉是幸福的基石”等廉潔文化理念滲透到礦山的各個層面、各個角落。以建設“四好”班子為主題,推進廉潔文化“進班子”。要求中層管理人員簽訂廉潔承諾書,帶頭樹立廉潔觀念、帶頭遵守廉潔從業規范,帶動和影響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以“優質服務”為主題,推進廉潔文化“進機關”。 實行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三項制度,開展了機關滿意度測評活動,加快機關作風轉變;以“廉潔從業”為主題,推進廉潔文化“進崗位”。 把廉潔從業的要求融入各個崗位實施廉潔風險防控,強化各崗位人員的廉潔從業意識;以“親情助廉”為主題,推進廉潔文化“進家庭”。 開展“共筑廉潔墻、親情警語”征集,舉辦管理人員及配偶學習班,自編自演廉潔文藝節目等活動,通過創造幸福家庭的“小環境”,營造崇尚廉潔從業的“大環境”。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就是對權力進行約束和控制,推進機制體制改革,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從源頭上解決腐敗問題。 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制度的建立、完善、鞏固、提高,建立用制度規范用權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是反腐倡廉工作一項根本性的舉措。一是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辦法。 進一步明確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的監督責任和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 開展好每年一度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工作,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建設的聯動機制,逐級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向基層班隊延伸,促使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對黨風廉政建設任務落實不到位以及分管范圍發生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不僅處理直接責任人,同時追究監督者和管理者的責任。 實行黨風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制,凡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出現問題的單位和個人,一律取消年度各類評先資格。推行科區長、班隊長廉潔滿意度測評工作,做好考核結果的綜合利用,將評議結果與評先、干部考核掛鉤,對年度廉潔滿意率低于80%的管理人員實行退出機制。
二是,加強廉潔風險防控管理。圍繞完善內控制度、建立和推行廉潔風險防控制度。結合各系統、各部門、各崗位所面臨的廉潔風險實際情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從思想道德風險、崗位職責風險、業務流程風險、制度機制風險以及外部環境風險等方面進行深入地剖析和查找,特別是在工程項目管理、招投標管理、工資獎金管理、設備外修、廢舊物資處理上,做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毯式地排查風險點,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切實從體制機制上確保權力行使安全、資金運用安全、項目建設安全、干部成長安全,把反腐倡廉建設的要求,融入和貫穿于各項管理制度規定中。
三是,強化制度的頂層設計。修正和完善各項制度規定,做到重點覆蓋管權、管人、管財、管物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從源頭上防范不公平、不公正、不廉潔現象的發生,保證制度建設的公平性和廉潔性。 鞏固和發揮制度縱深防線作用,按照懲防體系建設的要求,堅持“立”、“行”并重,解決制度建設的配套問題,把企業內控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三者有機結合,把反腐倡廉要求融入到業務管理之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橫到邊、縱到底,布局合理的制度防線。 加強對基層單位各項管理制度,尤其是分配制度進行廉潔性審查,在基層單位車間職代會召開前,所有制度必須由相關管理部門及紀委、工會聯合會審,并實行備案制,進一步提升和規范管理,有效地遏制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
四是,完善黨務公開和民主監督。規范公開程序,完善黨務公開運行機制,增強公開的廣度和深度,推進關鍵崗位、重點領域流程公開、辦事公開、結果公開,讓陽光透明成為制約權力的防腐劑。以貫徹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 對于“三重一大”等事項,實行集體決策。 落實黨代表任期制、提案制以及參加職代會等制度,推進了基層民主建設。 推進選人用人機制,加大公推公選、競聘上崗等干部選拔力度,促進選人用人的陽光和透明。制定《基層科區議事規則》,把職工重點關注的工資獎金分配,班隊長選拔、培養、考核、任免、獎懲,各類先進推薦評選,黨員發展、活動經費使用、困難職工救濟等熱點問題全部納入科區議事范圍, 實行班子成員集體研究,集體決策,同時邀請各類先進代表列席會議。 不斷推進基層議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水平。
通過廉情動態預警,對黨員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并采取相應的處置預案,促進單位或個人對存在的問題系統思考,促使其深入剖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機制,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一是,建立廉情信息收集、發現制度。在各基層單位建立廉情信息直報點, 所在單位黨支部書記或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直報點負責人,每季度簽字背書向礦紀委報告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從基層單位中聘請誠信公道、作風正派、敢于己見、認真履責、熱心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具有一定影響力及代表性的職工為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充分發揮監督員身在基層、了解基層的優勢,及時掌握和反饋一些苗頭性問題,定期上報有關廉情信息。 拓寬廉情信息收集渠道。 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民主測評、干部考核等方式直接聽取職工心聲,廣泛了解和聽取職工對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建議。 從各類檢查、內部審計、典型案件中收集廉情信息,了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掌握黨員干部的廉情動態。
二是,建立廉情信息分析、評定制度。 每季召開一次廉情預警信息分析會,對廉情信息進行進行整理、甄別、鑒定和剖析,審驗信息的真實性,剖析問題發生的性質和根源,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和辦法。 科學評定廉情風險,重點從制度執行、作風建設、黨務公開、信訪案件等方面, 制定 《領導班子和管理人員廉情動態預警評定細則》, 實行百分制考核, 根據考核結果將廉情指數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
三是,建立廉情信息公開、反饋制度。 實行廉情指數網上公開,紀委定期通報單位及個人的廉情指數情況,可以通過個人賬號和密碼查詢單位及登錄者本人的廉情信息,做到早提醒、早預防、早整改。 對年度內單位或個人廉情指數到達B 級的,啟動藍色預警,責成對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制定解決措施并限期整改;對廉情指數到達C 級的,啟動黃色預警,對單位黨政工負責人和當事人進行警示性談話;對廉情指數到達D 級的,啟動紅色預警對單位黨政工負責人和當事人進行誡勉談話;對違紀人員進行查處,相關責任人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予以責任追究。同時將廉情動態納入單位及個人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內容,作為考核評判定性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