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琴



2013年,新聞出版業按照中央要求,穩中求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實現了平穩增長。綜觀2013年新聞出版統計數據,首先展現了數字出版發展的強勁勢頭,不僅電子出版物出版顯著增長,數字出版收入在全行業占比繼續提升,而且數字出版基地(園區)也快速發展。其次顯示出出版行業的穩健發展,出版物發行業向好,版權輸出與引進品種比例繼續提升,出版傳媒集團骨干地位進一步鞏固。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新聞出版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增長,產業規模繼續擴大。2013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8246.4億元,較2012年增加1611.1億元,增長9.7%;利潤總額1440.2億元,較2012年增加122.8億元,增長9.3%。這反映出新聞出版產業保持了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比如,在經濟總量規模方面,2013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利潤總額1440.19億元,增長9.32%;不包括數字出版的資產總額為17207.7億元,增長9.4%;所有者權益(凈資產)為9023.17億元,增長10.52%。
2. 圖書出版穩步增長,品種增速大幅回落。2013年,全國共出版圖書44.44萬種,較2012年增加3.04萬種,增長7.35%(其中,新版圖書25.6萬種,增加1.4萬種,增長5.78%);總印數83.1億冊(張),增加3.9億冊(張),增長4.87%;圖書出版實現營業收入770.78億元,增加47.3億元,增長6.53%;利潤總額118.58億元,增長2.91%;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由第五位升至第四位。受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圖書品種增速顯著回落影響,圖書品種增速回落4.7個百分點,重印、重版圖書品種增長9.55%,增速提高3.4個百分點。這些表明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著力實施圖書精品戰略,采取多種措施引導圖書出版單位由追求數量轉向提高質量,整頓圖書出版特別是教輔類圖書出版秩序已初見成效。
3. 報紙出版形勢嚴峻,多項指標明顯下滑。2013年全國共出版報紙482.41億份,與2012年基本持平;總印張2097.84億印張,減少113.2億印張,降低5.12%;報紙出版實現營業收入776.65億元,減少85.7億元,降低8.88%;利潤總額87.67億元,減少11.6億元,降低11.66%;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由第四位降至第五位。這反映出數字化閱讀普及、信息傳播與獲取方式深刻改變對報紙出版的沖擊進一步顯現。同時,不同類型報紙出現分化:全國性報紙總印數增長5.3%,總印張增長5.6%,省級與地市級報紙總印數與總印張數減少,一些有全國影響的地方報紙總印數出現不同程度滑坡。
表3 報紙出版總量規模單位:種,億份,億印張,億元,%
總量指標 數量 較2012年增減
品 種 1915 -0.16
總印數 482.41 0.03
總印張 2097.84 -5.12
定價總金額 440.36 1.37
營業收入 776.65 -8.88
利潤總額 87.67 -11.66
4. 期刊總印數略有下降,收入微有增長。2013年全國共出版期刊32.72億冊,下降2.26%。其中,文學藝術類期刊降低0.2億冊,下降5.9%;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降低0.2億冊,下降4.6%。期刊出版實現營業收入221.99億元,增加1.1億元,增長0.51%。
表4 期刊出版總量規模單位:種,億冊,億印張,億元,%
總量指標 數量 較2012年增減
品種 9877 0.10
總印數 32.72 -2.26
總印張 194.70 -0.67
定價總金額 253.35 0.26
營業收入 221.99 0.51
利潤總額 28.59 13.08
5. 電子出版物出版顯著增長,應用服務特征明顯。全國共出版電子出版物3.52億張,較2012年增加0.9億張,增長33.69%;電子出版物出版實現營業收入10.23億元,增加1.0億元,增長10.8%;利潤總額2.77億元,增加0.5億元,增長21.74%。27種電子出版物當年累計出版數量超過100萬盒(張),絕大多數為IT產品配套程序或中小學教學用軟件和課件。這反映出電子出版物出版順應數字化發展大趨勢,通過為相關產業提供應用出版服務,實現融合發展,積極拓展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表5 電子出版物出版總量規模單位:種,億張,億元,%
總量指標 數量 較2012年增減
品種 11708 -0.96
出版數量 3.52 33.69
營業收入 10.23 10.80
利潤總額 2.77 21.74
6. 數字出版收入在全行業占比繼續提升,新型數字化內容服務收入增長迅猛。2013年數字出版實現營業收入2540.4億元,較2012年增加604.9億元,2013年增長31.25%,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13.9%。在線音樂與網絡動漫營業收入增長1.5倍,繼續迅猛發展。這反映出新型數字化內容服務在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中發力迅猛。與此相比,電子書、互聯網期刊與數字報紙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僅為7.0%,遠遠低于數字出版整體增速,說明傳統出版物的數字化轉型仍需進一步加強。
7. 印刷復制增速放緩,營業收入所占比重持續下降。2013年全國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11094.92億元,增加734.4億元,增長7.09%,較2012年增速回落4.2個百分點;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60.8%,減少1.5個百分點。從印刷復制總量規模上來看,2013年,全國黑白印刷產量3.3億令,較2012年下降0.1%;彩色印刷產量25.6億對開色令,增長55.2%;裝訂產量3.6億令,增長22.1%。雖然印刷復制地位有所削弱,但目前仍是新聞出版業的支柱產業。
8. 出版物發行業向好,圖書銷售穩步增長。2013年出版物發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710.74億元,較2012年增加292.1億元,增長12.08%;利潤總額221.11億元,增加25.1億元,增長12.79%。新華書店系統和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實現全國居民和社會團體圖書零售總額659.2億元,較2012年增加42.0億元,增長6.8%;零售數量63.5億冊,增加1.9億冊,增長3.1%。2013年,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和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實現出版物總銷售額2346.15億元,較2012年增長8.62%;全國共有出版物發行網點172447處,降低0.11%。這反映出即使受到數字化沖擊,圖書出版與銷售仍存在一定的市場發展空間。
9. 出版物出口突破1億美元,版權輸出與引進品種比例繼續提升。2013年全國累計出口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和數字出版物2387.43萬冊(份、盒、張),較2012年增加299.5萬冊(份、盒、張),增長14.3%;出口金額10462.43萬美元,增加988.3萬美元,增長10.4%。全國共輸出版權10401種(其中出版物版權8444種),增加1036種,增長11.1%;版權輸出品種與引進品種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至1∶1.7。反映出新聞出版“走出去”持續、較快發展的態勢。
10. 出版傳媒集團骨干地位進一步鞏固,發行集團業績突出。全國圖書出版、報刊出版和發行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3%,在全國書報刊出版與出版物發行主營業務收入中所占比重提高3.7個百分點;資產總額增長14.1%,提高3.4個百分點;所有者權益增長11.6%,提高2.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16.2%,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與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資產總額均超過100億元,“雙百億”集團由4家增到6家。此外,資產總額超過100億元的集團由8家增到9家。發行集團主要經營指標增長速度明顯高于集團整體水平;圖書出版集團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報業出版集團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分別降低14.6%與6.9%,43家報業集團中有15家營業利潤出現虧損,較2012年增加3家。
為顯示各產業類別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下表選取營業收入、增加值、總產出和利潤總額4個經濟規模指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圖書出版、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音像制品出版、電子出版物出版、數字出版、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和出版物進出口共9個新聞出版產業類別的總體經濟規模進行綜合評價。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和數字出版分居前三位,三者合計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89.6%和利潤總額的83.1%,印刷復制和出版物發行兩個類別合計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75.7%和利潤總額的69.2%。與2012年相比,圖書出版與報紙出版互換位置,圖書出版排名上升,報紙出版排名下降。
11. 上市公司業績較快提升,投資價值凸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利好背景下,出版傳媒上市公司充分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多方開拓傳統業務市場,積極拓展手機游戲等新興業務領域,并取得不俗的經營業績。26家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出版發行和印刷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804.5億元,較2012年增加93.6億元,增長13.2%;實現利潤總額82.9億元,增加8.2億元,增長11.0%。在2013年全國股市總體低迷大背景下,26家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出版發行和印刷公司,有22家(包括全部書報刊出版公司)股價上漲,其中4家股價翻番,最高漲幅超過1.5倍;其間,多家公司股票連續漲停;股市總市值合計2232.1億元,增加730.3億元,增長48.6%。這反映出出版發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已逐漸被投資者真正認識,開始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與追捧。
12. 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快速發展,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2013年,10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園區)共實現營業收入902.43億元,占數字出版全部營業收入的35.5%。在10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園區)中,營業收入超過200億元的有1家,即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在100億元—200億元之間的有2家,即江蘇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和廣東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在50億元—100億元之間的有3家。
13. 市場管理力度加強,版權執法取得顯著成效。全國各級版權行政管理機關共檢查經營單位103.3萬家,取締違法經營單位1.0萬家,查獲地下窩點543個,行政處罰7019起,移送司法機關案件539件;各地方版權行政管理機關共收繳各類盜版品1766.6萬余件,其中查繳的盜版書刊642.6萬余冊,盜版音像制品992.1萬余盒(張),盜版電子出版物27.2萬余盒(張),盜版軟件41.3萬余張。國家對出版行業的市場管理力度加強,版權執法效果明顯。
總之,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數字出版已經成為出版業的趨勢,將逐步引領未來出版行業。終端閱讀時代和移動閱讀時代到來,使紙介質的存在受到巨大威脅,傳統出版行業需要迫切提高前瞻性,探討與時代融合的發展方向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