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力
摘 要:在我國,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氣給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工業廢氣的治理勢在必行。分析了我國工業廢氣的現狀,探究了工業廢氣給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并提出了對工業廢氣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工業廢氣;危害;有害氣體;防治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1-0149-01
1 我國工業廢氣的現狀
工業廢氣是指在加快工業化進程中,工廠所產生的對環境、人體健康具有極大威脅的有害氣體的總稱,是國家必須加快整治的重點對象。工業廢氣分為顆粒性廢氣、氣態性廢氣和最新發現的放射源性廢氣。這三種類型的廢氣給人體健康、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工業廢氣的主要來源分為兩類,分別為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和燃料的生產帶來的廢氣。我國廢氣來源以前者為主,每年有大量的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比如為了生產炭,廠家將木頭進行熏蒸、燃燒,產生了大量的顆粒性廢氣和氣態性廢氣,給附近居民及周圍環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據相關文獻記載,我國產生的工業廢氣量正逐年增加,某些工業廢氣已經超過了環境的承載量,同時所帶來的二次污染也越來越普遍。
2 工業廢氣的危害
2.1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危害
在工業廢氣中,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物質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一些顆粒性工業廢氣,下面對這幾類工業廢氣中典型的有害物質進行介紹。含硫化合物,比如SO2產生后,被釋放到空氣中,與空氣中的O2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作用形成SO3。當SO3遇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時形成硫酸。硫酸屬于一種強酸,當少量時不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當工廠釋放的含硫化合物過量時,則會形成大量的硫酸,最終導致“酸雨現象”。酸雨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可以腐蝕植物和建筑物。近些年,在南方多地發生了酸雨現象,給當地的環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毀壞了當地的國家文化古跡,同時也使農作物大量減產。在含氮化合物中對環境產生影響的物質主要是NO和NO2,后者的危害大于前者,且這類廢氣占到工業廢氣的50%以上,給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含氮化合物可以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而抑制植物的生長,導致植物枯萎凋零,變暗發黃。此外,NO和NO2與碳氫類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光化學煙霧給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危害。顆粒性工業廢氣對植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進入植物內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進而導致植物枯萎死亡。
2.2 工業廢氣對人體的危害
在工業廢氣中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物質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氟化合物和顆粒性工業廢氣。含硫化合物,比如SO2,當積累到一定空氣密度時就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比如刺激呼吸道、鼻黏膜,導致黏膜水腫、出血,長時間生存在這種環境中可能導致癌癥的發生。在含氮化合物中對人體造成影響的物質主要是NO和NO2,這兩種氣體都是有毒氣體,當積累到一定空氣密度時就會導致人體中毒,威脅生命。NO可以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下降,引發人體缺氧,進而威脅生命。含氟化合物,比如HF,是一種弱酸,不僅會刺激鼻黏膜、呼吸道,而且容易使人體骨骼和牙齒畸形,給人類帶來嚴重危害。當顆粒性工業廢氣直徑小于10 μm時,就會進入人體肺部,長久下去將引起矽肺、石棉肺等,并且這種廢氣一旦進入體內,病情不會隨著人體離開工作環境而停止演變。
3 工業廢氣的主要防治方法
3.1 提高環保意識
在我國,很多工廠為了盈利而不惜以污染環境為代價,因此,加強工廠管理者和工人的環保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環保部門應該定期組織到工廠開展環保宣傳,讓工人和工廠管理人員意識到隨意排放工業廢氣產生的后果。
3.2 加強工廠管理
工廠對工業廢氣不進行有效處理就隨意排放,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門的有效監督,因此,環保部門應長期對工廠的廢氣排放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如果存在違規現象,及時與工程人員溝通;如果工廠人員不解決自身問題,則需對所在工廠進行停頓改造。此外,政府部門也應對隨意排放廢氣的工廠進行嚴打。
3.3 完善工業廢氣的治理技術和設備
目前,用于處理工業廢氣的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深度催化、直接燃燒、冷凝回收、吸收和近些年新發現的生物學處理技術,這些技術都有其優缺點和提升空間。目前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較為完善的技術,它是利用微生物將工業廢氣轉化為對人體無害或可利用的物質。在設備方面,目前有十幾種工業廢氣處理設備,這些設備仍然存在著體積龐大、處理力度不夠等缺點,因此,對工業廢氣的防治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進,將會提高工業廢氣的處理效率,并減少因其排放而帶來的危害。
4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氣給我們的健康和生存環境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提高環保意識、減少未處理工業廢氣的排放、加強政府和環保部門對工廠的監督管理、完善工業廢氣的治理技術和設備是防治工業廢氣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王小軍,徐校良,李兵,等.生物法凈化處理工業廢氣的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4(01):213-218.
[2]向書堅,吳淑麗.中國工業廢氣治理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08):79-91.
〔編輯:劉曉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