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行業,人才競爭是第一競爭。在接下來的文化體制改革“黃金十年”中,出版企業要在轉變機制上多下功夫,通過股權激勵、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等措施,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非
別說技術商自己做內容,作者想要孤身一人做內容都是不可以的。所有的作品都得經過編輯加工的過程。網絡帶來的海量信息真假難辨,編輯的選擇保證了這些信息導向性、價值觀的正確性。沒有編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導向就會變得一塌糊涂。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談新形勢下出版與編輯的價值
你問我怎么提升影響因子?我們只是發表我們能找到的最好論文而已,年復一年,一直如此。而從結果來看,人們似乎認為我們做得還不錯。
——《自然》雜志總編菲利普·坎貝爾
要建立健全數字出版政策配套體系,推動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數字出版行業標準,加快傳統出版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全國人大代表鐘天華
微博上出版人或數字出版人士談論賣電子書,恨不得電子書賣1000元一本的高價才合適,起碼也比實體書貴才行,這種違背互聯網經濟規律的好事還是不要多想了。電子書就該統一定價為1元,價值高低按銷量不按單價。
——北京華夏星光網絡科技公司CEO狂馬
文化產業尤其是傳媒業,從本質上講是“影響力經濟”,在當今時代更多依賴于全媒體產業結構的形成。全媒體不是分散而是集中。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何承偉
在“微”的環境下,沉靜的心態、人格的韻味、德行的操守,都被淡化了。我們健壯,我們快活,我們簡單,我們將諸多的書籍裝入電腦。
——作家葉廣芩
書店不僅是賣書的地方,更提供給人們與書相遇的場所。電子書的弱點之一是暢銷與滯銷兩極分化,大部分作品淹沒在網絡的汪洋大海中不易發現。書店的萎縮將減少人們感知到書的機會,進而引起整個出版行業的萎縮。——三聯書店韓冰
出版行業三大俗:一、見沒見到錢都天天把數字出版放在嘴上,有沒有內容都敢生產電子書。告誡一句:別為了趕未來的時髦,連現在一塊兒丟了。二、做不好書就唱衰行業,殊不知,競爭激烈才說明行業發展。告誡:跟不上別抱怨市場。三、電商網站價格戰。還會點別的嗎?答曰:我是農民我不會。——詩人沈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