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
2月份國內主產區菜籽類現貨價格走勢整體平穩,其中菜籽和菜油現貨報價較為穩定,變化幅度很小,菜粕現貨價格則出現小幅上升。對比1月底報價,截至2月25日,菜籽油的現貨均價和油菜籽的現貨均價基本持平,菜籽粕的現貨均價則小幅上升50元/噸。國內主產區油廠菜籽收購價在5000-5200元/噸之間,價格穩健,交投清淡;菜粕報價集中在2700-2950元/噸附近,行情穩定,部分地區貨源不多;四級菜油報價約在7500-8300元/噸,整體行情維持平穩,走貨甚少。
菜油方面,3月國家拋售2009年和2010年收購的菜油30萬噸,有相關人士從國家財政部得到的消息稱,此次拋儲價格在8000元/噸左右。我們預計,國家選擇此時此刻拋售菜油是為了先拍賣再收儲,有利于主產區油廠和承儲庫點騰出倉容,緩解部分主產區倉容緊張的局面。后市看,由于菜油的拋儲預期影響,菜油現貨價格或難有大幅上升空間,不過一旦拍賣成交較好則說明菜油需求沒有想象中的差,或給菜油期價帶來一波漲勢。
菜粕方面,2月中旬,滿州里口岸自俄羅斯進口的120萬噸油菜籽已順利入境,據悉滿州里市目前有2家油菜籽企業正在建設,預計上半年將投入試運行,這將緩解北方地區對菜粕的需求。目前,菜粕現貨市場交易整體依舊清淡,2月中下旬南方持續低溫雨雪,“由春返冬”進一步打壓需方采購信心,同時2月15日起,鐵路運費平均噸公里價上調1.5分,對市場也平添下行壓力。后市來看,隨著進口菜籽的大量到港,國內菜粕期現貨價格重心將繼續下移,目前南方沿海菜粕實際成交價已回落至2720-2750元/噸。后市看,由于目前正值水產養殖恢復期,需求清淡,加之節前飼料企業囤貨,庫存較高,因此3月菜粕價格或維持弱勢震蕩,等待氣溫回升,水產養殖旺季的到來。
(一)國內貨幣政策分析
2014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7%,非食品價格上漲1.9%。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1.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0.3%。
我們認為,1月CPI環比上漲1.0%,主要受假日臨近影響。除豬肉和油脂外,食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總體上漲2.4%,略低于歷史同期水平。其中,肉類價格下跌主要受豬肉價格下降影響,由于養殖戶部分已看淡后市,能繁母豬和生豬存量均較歷史高位回落。受此影響,食品價格或在春節后季節性回落,且CPI翹尾因素將在2月有明顯下滑,2014年2月通脹略微回落至2.3%。而在PPI方面,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下滑,同比錄得-1.6%,但略好于市場平均預期,翹尾因素貢獻約為負的1.5個百分點。PPI-PPIRM在連續三個月回落后上升,企業盈利空間略有改善。
總的來說,CPI同比增長2.5%,符合預期,CPI或在2月小幅回調后于3月開始步入上行通道,1月數據超預期有助于穩定通脹預期,一定程度上將緩解市場對短期通縮的擔憂,預計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定,延續偏緊基調。
(二)菜籽類產業鏈分析
對于2013/14年度的全球油籽,美國農業部(USDA)2月10日公布的最新月度供需報告顯示,美豆供應量上調500萬蒲式耳至34.6億蒲式耳,13/14年大豆出口量預計15.1億蒲式耳,較上月上調1500萬蒲式耳。預計大豆期末庫存量持平于1.5億蒲式耳。
13/14年全球油籽產量預計5.06億噸,較上月小幅上調。全球大豆產量上調90萬噸至2.877億噸,創歷史紀錄。巴西大豆產量預計9000萬噸,創歷史紀錄,較上月上調100萬噸,主要由于中西部早期收割單產高于預期水平。阿根廷大豆產量下滑,主要由于1月中旬持續以來的炎熱干燥天氣。預計阿根廷大豆產量5400萬噸,較1月預估下調50萬噸。其他變化包括,棉籽減少的國家有中國、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葵花籽和葡萄籽增加的國家有哈薩克斯坦。
2月全球油籽供應量和使用量變化包括阿根廷下調大豆壓榨量、豆粕產量和大豆出口量,下調歐盟豆粕進口量,上調巴西和美國的大豆和豆粕出口量。預計全球油籽庫存上調,反映了阿根廷大豆庫存上調。
國內菜籽方面
菜籽產量:2013/14年度菜籽產量維持1100萬噸不變。菜籽逐步進入抽薹-開花期,云貴川地區早熟菜籽逐步進入結實期。1月天氣整體較溫暖,對菜籽生長有利,但2月第二周開始,湖廣、江漢出現大范圍降雪,若持續可能對菜籽產生凍害。維持14/15年度菜籽播種面積預計達到650萬公頃左右,以單產1.75噸/公頃推算,預計2014/15年產量可能達到1137.5萬噸,較上月預估維持不變。2012/13年度菜籽產量維持1100萬噸預估不變。
菜籽進口量:截至2013年12月,本作物年度累計進口菜籽量達到190萬噸,同比去年增加17萬噸。菜籽處于3年來價格新低,2014年上半年進口量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2013/14年度菜籽進口量仍然有希望達到370萬噸。2014/15年菜籽進口量展望至400萬噸。沿海進口菜籽加工批復逐步放開,未來菜籽進口量有望進一步加大。
菜籽壓榨量:2013/14年度菜籽壓榨量維持1430萬噸不變。2014/15年度菜籽壓榨量預計達到1490萬噸,2014年雜粕緊缺及低庫存情況下菜籽壓榨量或將繼續維持小幅增長。
菜籽期末庫存及庫存消費比:2013-2014年度國內菜籽期末庫存為11.3萬噸,庫存消費比為0.76%;2014/15年度菜籽期末庫存為13.2萬噸,庫存消費比為0.86%。
對于后市菜籽行情展望,經歷12-1月出口銷售,澳大利亞國內當前可售菜籽庫存已開始明顯減少,菜籽采購逐步轉向加拿大。加拿大國內谷物陸運受天氣及出口量大增影響,現貨升水大幅上漲,出口菜籽現貨價格自年前1月末最低的360美元/噸已飆升至460美元/噸,原料價格上升對當前菜油菜粕價格具有較明顯的提升。菜籽船貨到港一再拖延,現貨庫存繼續消化,對菜油價格形成較支持。加拿大菜籽庫存仍然維持歷史同期高位,盡管未來全球菜籽采購轉向加拿大,但在3-5月歐盟冬菜籽逐步上市,在高庫存狀態下菜籽價格將繼續維持低迷,但對于菜籽來講最壞的時間已逐步走過。endprint
國內菜籽油方面
菜油產量:2013/14年度菜油產量預估為543萬噸,小幅增加。對2014/15年度菜油產量預計達到566萬噸,亦是小幅增加。
菜油進口量:2013年12月菜油到港量約10萬噸以上,預計2013/14年度菜油進口量達到140萬噸,考慮到融資性進口及順價,預計13/14年度菜油進口量依舊維持較高水平。而考慮到2014/15年度菜油庫存輪出預期,進口菜油量或出現較明顯的下滑,預計2014/15年度菜油進口量將降至110萬噸。
菜油消費量:菜油價格跌至新低有望刺激需求增加,通過安排不同時間的庫存,商業存放的菜油庫存成本有希望低于豆油,料促進菜油消費。對2013/14年度菜油消費展望為510萬噸。對2014/15年度菜油消費展望為570萬噸,國儲拋出低價菜油料產生新的菜油消費。
菜油期末庫存及庫存消費比:2013/14年度菜油期末庫存將升至580.7萬噸,大部分為國儲庫存,庫存消費比為113.7%,庫存壓力依舊偏高。2014年菜油存量壓力仍然偏大,或通過定向銷售+補貼企業方式進入市場,菜油消費量有望出現增加。2014年若維持收儲,則國內菜油2014/15年期末庫存可能達到686.3萬噸,庫存消費比達到120.3%。
國內菜粕方面
2月份春節長假以來,菜粕現貨走勢平靜,各地價格基本較節前持平。分析原因,一是節前飼料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備貨,菜粕庫存充足,短期無采購意愿;二是春節假期剛過,企業經營活動暫時停止,而且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期,因此國內菜粕現貨市場缺乏實質性買盤提振,難以令現貨價格如期貨市場般大幅走高,僅部分廠家遠月合同價格上漲20-30元/噸,不過后期走勢還要關注雨雪天氣對各地冬油菜生長帶來的影響。
2月中旬之后,南方持續低溫雨雪,倒春寒氣候打壓需求方采購信心,同時2月15日起,鐵路運費平均噸公里價上調1.5分,對市場也平添下行壓力。后市來看,隨著進口菜籽的大量到港,國內菜粕期現貨價格恐難以持續走高。
(三)農業氣象與蟲病災害分析
根據農業部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消息,預計今年油菜播種面積增加。監測數據顯示,1月份至2月初期,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偏高,偶有降雨有利于補充土壤水分,墑情適宜利于油菜作物生長。但溫高光足導致部分地區油菜出現旺長,抗寒能力有所下降。目前長江中下游大部分油菜作物處于現蕾至抽薹期。
而根據中國興農網的數據,長江中下游育苗油菜大部處于抽薹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抽薹至開花期;長江中下游地區直播油菜處于第五真葉至現蕾期。分區域看,江淮、江漢大部地區氣溫偏低,對處于蕾薹期的油菜有一定影響。江淮東部降水偏多5成至2倍,降水量有20-40毫米,部分低洼地塊土壤持續過濕,抑制油菜根系呼吸;江南、華南大部地區氣溫明顯偏低,華南中西部偏低4-6℃,低溫雪害對油菜抽薹開花,有一定影響,江西、浙江部分地區降水強度較大,地勢低洼地塊出現了濕漬害。西南地區東部氣溫偏低1-4℃,貴州大部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日照不足15小時,不利于油菜抽薹開花。整體來看,油菜產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熱量條件總體對南方油菜開花有利,但受部分時間段的低溫與降雪影響,長江中下游部分開花的油菜受凍,出現分段結莢現象。因此,雖然油菜生產大局繼續看好,但依舊建議油菜產區投資者注意天氣變化,后期或迎來天氣炒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