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峰
2007年5月7日中央7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下發后,竹溪縣實驗中學認真研讀文件精神,領悟其主旨,并逐條分析,執行到位,校長監督負責,開足開齊體育課,保障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和效果的貫徹落實。
我校體育教師以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為己任,自覺成為制訂和落實“2+1”方案的實施者。“2”即兩操,即廣播體操和學校自編操。“1”即一個特長項目,每個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選定一個特長項目。這些活動內容豐富,氛圍活躍,效果明顯。
7年來我校體育組教師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的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為抓手,結合2008年秋開始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循環賽,開展體育課課堂大比武,五年十個學期十輪教學循環賽體育組決賽選手登臺領獎,激發了師生上好體育課、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熱情。2013年秋我校舉行的“自主合作,實效課堂”第一輪教學循環賽,本輪教學比賽與傳統的體育教育教學相比,體育課更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綜合發展。
為此,我們從教學形式上把學生分為固定分組和臨時分組。固定分組是按學生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條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固定分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友愛精神。
教師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目標的制定者、設計者,情景的創造者,學生活動的監控者、協調者、鼓勵者。這就是說,我們在合作學習前應制定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精心設計合作學習過程,并提示有關的知識和方法;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結合學生的練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教學武術健身操時,開展“自主合作,實效課堂”,我個人根據學生的性格和自身條件、掌握技能的進展情況等,對學生進行臨時的各種組合。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而現在的體育課堂中存在著許多有形無實的合作學習,只注重表面合作形式。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實效課堂”是新的教學模式,是以小組活動為組織形式,在討論和交流中理解、提高、掌握,旨在通過合作,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精神,利用新課改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大見成效:我校2011、2012連續兩年奪得竹溪縣中小學“大家唱、大家跳”展演比賽唯一的特等獎,2013年榮獲十堰市第四屆“大家唱、大家跳”展演比賽城市組一等獎,這是學校貫徹中央七號文件精神、體育組教師推進新課改進程的結晶。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