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
也許佳佳算得上是國內年齡最小的資深戶外玩家了:7個月和媽媽一起自駕車去青海藏區;1歲生日獨自爬上160多級臺階的云南雞足山迦葉殿;2歲到達西藏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4歲開始學做公益,為邊遠地區小朋友帶去歡樂,同時收獲幸福;5歲在非洲納米比亞和小獵豹零距離玩耍;6歲作為最小的科考隊員走進珠峰保護區核心腹地;7歲在南阿爾卑斯山頂仰望星空;8歲乘滑翔傘飛翔在喜馬拉雅山南麓……
如今,9歲的佳佳已踏遍中國五大藏區,走過25個省、市、自治區,還去了11個國家。
“視野決定一個人的寬度,從小能增長自己的見識,一定會有自己看世界的獨特見地。”這是我和佳佳爸爸將佳佳帶向廣闊戶外天地的初衷。
2005年10月,佳佳迎來了人生第一個生日。這時的佳佳已經長出了4顆牙,雖然還不能獨立行走,但特別愛爬,一不留神,就溜溜地爬離我們的視線。
在云南大理雞足山,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去迦葉殿看看。迦葉殿因“拈花一笑”的典故而聞名,下方是一大片陡峭的臺階,中間沒有緩步臺,一口氣爬上去很困難。我們把佳佳放在地上,準備歇一會兒后再背她上去。誰知剛一轉身,佳佳已經搶先一步,往臺階的上方開始爬行!于是我們相視一笑,決定看看她到底能爬多遠。
雄偉宮殿下方,險峻臺階之上,一個嬌小的肉團孜孜不倦地向上爬啊爬,實在是一幅有趣的畫面,引得好多人圍觀。我們則在距佳佳下方兩三米處慢慢跟著,保護佳佳不要滾下來。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艱難跋涉”,佳佳終于爬完160多級臺階,到達迦葉殿。而在她眼前又出現一堵高高的“墻”,那是迦葉殿三四十厘米高的門檻。但見小家伙一點不含糊,用盡全力翻過門檻,“撲通”一聲掉進了大殿,圍觀的人被她逗得哈哈大笑,隨即給了她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下山,出租車司機對我們說:“聽說昨天有個小孩,才一歲啊,就跟你們的女兒差不多大,居然自己爬上了大殿前的臺階!”“您說的就是我們這個小屁孩!”我馬上接道,當時的自豪之情一定溢于言表。
2009年,看完一本《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之后,4歲的佳佳有了個大夢想,就是要循著蒂皮姐姐的足跡,去非洲和那些動物們一起玩一玩。
孩子有各種夢想不稀奇,但為了孩子的一個夢想,我們開始了在別人眼里很“瘋狂”的努力。佳佳5歲時,我們一家三口終于登機飛往西南非洲納米比亞。至今,你若問佳佳去過那么多地方最喜歡的是哪里,她一定會說:“非洲納米比亞!”
6歲那年,佳佳跟隨中科院人與生物圈組織去西藏珠峰保護區考察,范圍覆蓋珠峰保護區全境。那是一場高海拔、高強度的拉練,其中需要徒步穿越多個海拔1400米~5400米的復雜多變的氣候帶和復雜路段。
起初考察隊中的幾位老專家很擔心:這么嚴肅的考察、這么重的采訪任務、這么艱險的行程,帶著一個孩子怎么行……不過到出發當日的下午,這種疑慮就被打消了。首先是大家擔心的高原反應問題,在拉薩測量血氧含量時,大部分成人都在70%到80%左右,而佳佳竟達到了96%,醫生說這簡直就是當地人水平。果然,佳佳一路沒有出現過任何高原反應。
至于適應能力,佳佳早已在多次進藏和旅行中鍛煉出來了。一位心理學專家曾告訴我,人的腸胃是有記憶的,因為從小四處旅行,且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會讓佳佳吃當地的特產、飲用當地的水,所以她的腸胃就產生了記憶,可以適應不同口味的食物且不會挑食。
在藏地行走很耗費體力,年齡不大卻有不少戶外經歷的佳佳一路都能跟得上這支專家隊伍。只要從小打好基礎,孩子的潛力是超出你的想象的。
在珠峰保護區,我們時常穿行在原始森林中,有一天下山后佳佳說登山鞋里有東西扎腳。開始我還以為是草棍或碎石子,等到脫鞋一看,不禁心中暗驚:三只螞蟥叮在佳佳的腳上,血已經流了很多,鞋底也都是血了。我趕緊咧嘴露出笑容,對旁邊人說:“快拍呀,趕緊拍!”又對佳佳說:“哈哈,這下你的旅行經歷就更完整了!”只聽隊友在我身后小聲嘀咕:“這是親媽嗎?!”
在我看似樂觀的情緒下,佳佳也表現得很從容,仔細觀察著腳上的螞蟥,接著說:“另一只腳也扎!”
兩只腳上一共6只螞蟥,當地人用煙頭把螞蟥燙得滾下去,螞蟥釋放的毒素破壞了凝血機制,且會讓人局部神經麻醉,流血不止卻感覺不到疼。我們自始至終都輕松淡定地處理著傷口,佳佳也完全沒有害怕。
佳佳從不畏難的個性,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練出來的。有些人覺得我們的養育方式很“特別”,其實我們只是多用了一點點心思而已,對于孩子,我們用鍛煉代替了呵護,用培養獨立個性和能力取代了包辦代替。
(路凌摘自《北京青年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