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菊
日常生活中,人總是喜歡挑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吃,但其實有些聞起來很臭的食物對我們的身體能起到神奇的保健作用。
大蒜
大蒜的味道那也是眾人皆知,吃完大蒜敢開口說話的人沒幾個。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大蒜被稱為人類的“健康衛士”。大蒜中含有約0.2%的揮發油,其中的主要成分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護肝臟、調節血糖,保護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動脈硬化,抗血小板凝集。營養學專家發現,大蒜提取液有抗腫瘤的作用,建議每日生吃大蒜3~5g。
大蔥
蔥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主要在綠色蔥葉中含有)、食物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生蔥像洋蔥、大蔥一樣, 含烯丙基硫醚。而烯丙基硫醚會刺激胃液的分泌,且有助于食欲的增進。同時與維生素B1含量較多的食物一起攝取時,維生素B1所含的淀粉及糖質會變為熱量, 提高恢復疲勞的作用。
蔥葉部分要比蔥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鈣。蔥中含有相當量的維生素C,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于防止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使大腦保持靈活和預防老年癡呆的作用。經常吃蔥的人即便脂多體胖,但膽固醇并不增高,且體質強壯。而且蔥含有微量元素硒,并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癥有一定作用。
韭菜
韭菜食味甘溫,有補腎益陽、散血解毒、調和臟腑、暖胃、增進食欲、除濕理血等功效,尤其對陽虛人士有好處,可以緩解畏寒、怕冷、易倦、嗜睡、尿多、易腹瀉等癥狀。
韭菜內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纖維素、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含量較高。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增加腸胃蠕動,保持大便暢通。韭菜中還含有具有揮發性的硫代丙烯,可增進食欲。此外,韭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中的硫化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適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病等。
香椿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有研究表明,香椿中所含的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具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作用,對不孕不育癥有一定療效,別看香椿味道特殊,它所揮發的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此外,它還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香椿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常吃可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潤滑肌膚,保健美容。須注意的是,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復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香菜
香菜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適用于感冒、小兒麻疹或風疹透發不暢、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食經》言其 “調食下氣”。《食療本草》言其“利五臟,補筋脈,主消谷能食,治腸風”。營養分析表明,香菜含揮發油、維生素C、蘋果酸鉀等。香菜的香氣是由醇類和烯類組成的揮發油及蘋果酸鉀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進食欲,調節胃腸蠕動,提高消化能力。
(摘自《烹調知識·原創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