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 (襄陽 441002) 曹 俊 李存靖 饒 琢
SolidWorks作為一款三維設計軟件,在國內被很多公司使用,對其依賴程度非常高。然而其自帶的Toolbox國家標準件在調用后顯示為英文,結構件中的型材數量也非常有限,甚至連標準規格型材都沒有。設計工程師在使用時常常因為其規格、明細表等進行重復設計;更有甚者,所繪三維模型就跟搭積木似的一根根拼接;這樣不僅效率低,工作量大,也占用其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就更談不上去利用軟件自帶的有限元模擬分析功能了。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總結經驗,詳細介紹使用SolidWorks進行產品設計時,怎樣在軟件本身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相應的設計,添加常用國家標準型材,方便日常使用;解放設計工程師的機械、重復又繁瑣的勞動時間。
(1)打開SolidWorks軟件自帶的ISO中120×80×8模板,另存為GB/T 3094冷拔異形鋼管所對應且常用的規格100×70×5;自帶的結構件只有ISO跟inch部分幾個型號模板;注意模板格式為*.Sldlfp。
(2)選擇Sketch1,并編輯草圖,更改對應的值后保存退出草繪 (也可以自己繪制需要的型材截面并標注清楚)。
(3)修改文件屬性,如圖1所示陰影部分替換成中文“矩形管”,確定后保存文件。如果不使用軟件自帶的模板修改,或者需要創建新的類型模板,修改屬性時,將型材規格尺寸跟草繪里面所對應的“尺寸名稱”一一對應上即可。如圖2所示,則在屬性里將Description的值改為“矩形管”“A@Sketch1@100×70×5.SLDPRT” × “B@Sketch1@100×70×5.SLDPRT” × “S@Sketch1@100×70×5.SLDPRT”。
(4)新建一個“GB”文件夾,按上述方法將常用的型材都分類整理收藏在此文件夾待用。

圖1
(1)新建一個國標零件文件,進入草圖繪制狀態;以任意基準面為基準,繪制需要的草圖。
(2)選擇“結構構件”,彈出特性管理選項,“選擇標準”為新建的GB, “選擇類型”為自建的矩形管,“選擇大小”為新建的100×70×5,“選擇組”在草繪中選擇對應的線條再確定(見圖3)。
(4)按上述方法將整個模型繪制完成,如圖4所示。

圖2

圖3

圖4
(1)新建一工程圖,將所繪制模型轉化為二維圖樣,選擇合適的能清楚表達結構的視圖方向,結構件示意圖一般選擇等軸測視圖 (見圖5)。
(2)選擇工具欄上的“插入/表格/焊件切割清單”,放置在明細表的位置,如果此時清單無內容,更新三維模型的切割清單 (見圖6)。
(3)選擇工具欄上的“插入/注解/自動零件序號”,適當整理序號,注意整體美觀,視圖清晰 (見圖7、圖8)。

圖5

圖6

圖7

圖8
(4)整理完成后的工程圖焊接切割清單,如圖9所示“材料名稱”就是所選擇的型材, “數量、長度”都自動計算出來,減少人工勞動時間的同時也避免出錯;需要加工的部件也標準了角度,可以直接用于現場加工;越復雜的模型,越能體現此方法的優越性。

圖9
通過本文所述方法可以將SolidWorks中常用的各種結構件型材,包含鋁型材等建立模板 (見圖10);繪制三維時便于直接調用,節省大量的基礎模型繪制時間,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圖10
不僅簡便、美觀,能直接生成指導現場生成的工程圖,減少設計工程師的機械、重復、繁瑣的勞動;而且因為此方法生成的三維模型跟實物很接近,讓節省出來的時間去做進一步模擬分析及優化設計,讓產品的性能達到更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