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葉片分廠,哈爾濱 150046)
靜葉片是固定在隔板上靜止不動的葉片,安裝在隔板或持環上,由兩個相鄰靜葉片構成不動汽道,是把蒸汽的熱能轉變為動能的結構元件,在靜葉柵中蒸汽的壓力和溫度降低,流速增加,將熱力勢能轉換為動能。動葉片又將動能轉換為機械能帶動汽輪機轉子轉動[1-4]。
汽流在汽輪機中流過的通道稱為氣輪機通流部分,通流部分主要由靜葉片和動葉片組成的級構成。汽輪機通流部分的性能直接影響汽輪機發電機組經濟、安全運行,對汽輪機發電機組的功率可靠性和熱經濟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的不斷進步,汽輪機同類型機組的熱耗在不斷下降,一般規律是隔幾年下降1%~2%,即在相同蒸汽參數和功率等級條件下,對于機組的熱耗值后8~10 a設計的要比先8~10 a設計的低1%~2%。
老機組葉片存在問題是:葉片損失(包括型面、尾跡損失、沖角損失和端損失等)較大。葉片的型線損失約占級損失的1/3。
下面,關于靜葉片葉型改進前、后進行對比論述。
汽輪機葉片由葉身、葉根、圍帶及過渡部分組成 ,自帶圍帶根部開槽用于固定葉片。
全三維技術設計是當代葉片技術中較先進的設計方法,葉片各截面沿葉高三維空間成型,在葉根頂部沿周向不同的方向彎曲,汽道內沿徑向形成“C”形壓力分布,即壓力兩端高,中間低(C型),二次流由兩側向中間流動匯入主流,從而減少了端部二次流損失,采用先進的AVN技術設計的渦流噴嘴與常規噴嘴比較如圖1所示。

圖1 比較圖
靜葉片改進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機組效率,同時提高機組可靠性和可用率。
(2)提高出力和合理延長壽命。
①采用三維彎曲靜葉技術切向彎曲的噴嘴形成三維擴散流道,減少二次流損失,如圖2所示。

圖2 改造前、后對比
同時靜葉片采用薄出汽邊技術,靜葉薄出汽邊與厚出汽邊相比,尾跡損失小,級效率可提高0.6%~0.9%。
②先進的低型損后加載靜葉型線,此靜葉型線葉型背弧出汽壓區短梯度小,不發生汽流分離,因此損失小,與傳統葉型的型面損失比較,該葉片葉型損失小,二次流損失小,損失約減小30%,級效率提高1%~2%,如圖3所示。

圖3 靜葉葉型的損失分布

表1 三維彎曲靜葉葉型與傳統葉型的型損試驗值比較

表2 改進優化設計前后比較
靜葉片通過對葉型的改進,級效率得到提高,其主要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葉型內背弧前半部分盡可能減少了橫向壓力梯度。
(2)汽流平穩加速,避免附面層分離。
(3)葉型背弧前段緩慢加速,后段快速加速。
(4)采用后加載葉型。彎扭聯合成型葉柵。
(5)自帶圍帶內側按流線形狀設計成圓錐面,使通流子午面光順。
[1] 張 磊,葉飛著.汽輪機運行技術問答[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 吳金卓,馬 琳,林文樹.生物質發電技術和經濟性研究綜述[J].森林工程,2012,28(5):102-106.
[3] 王國清.汽輪機設備運行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4] 朱麗霞,譯.汽輪機技術說明和運行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