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舉世罕見的“棄風限電”,是在我國高速發展風電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直接產生的結果是風資源浪費、風電設備閑置、融資償還斷檔等等問題。雖然,那一頁翻過去了。但是,留給我們的教訓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大規模風電的消納一直都是世界性難題,我國在這方面的問題更加突出。能夠把過去五年時間里我國“三北”地區的棄風狀況進行系統性的梳理是從根本上解決棄風問題的基礎。但是,對于未來,實際上該報告并沒有給出系統性的解決建議。當然,任何單個的組織或者個人都難以獨立完成這樣宏大的命題。那么,貴刊研究之后,解決棄風問題的關鍵結論如何闡述呢?
回復_風電的十二五規劃目前來看,完成不是問題,但是棄風問題成為了一個無法規避的難點。盡管能源局等國家部門針對棄風問題都有過針對性的文件下發,以期解決問題,但都是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還是政府部門沒有將棄風問題的解決納入到一個統一的系統中去。也許很多我們正在執行或者是計劃將要執行的政策、措施都是有利于解決棄風問題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解決棄風問題的整體思路,我們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棄風。
在成因方面,造成棄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機制體制缺乏?運送通道不足?既得利益者阻撓?在解決端,無論是電網接入、還是為風能尋找其他使用方式、還是儲能、抑或是擴大聯網,這些都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不是系統。唯有將這些相對獨立的系統與解決棄風問題聯合起來,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棄風問題。
@Energystorage:幾年前國內剛開始關注儲能這個概念的直接驅動力就是風電場棄風問題,隨著棄風問題的嚴重,熱度反倒降下來了,為什么?因為痛點在發電,解決辦法卻應該從電網下手。所以這個問題就一直解決不了,不是儲能貴,一充一放那么用當然貴了。之前的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全額上網,實際沒做不到不說。現在如果電網要求風電場上儲能,跟這塊的法律規定又有沖突,電網又不敢出文字的東西。實際上那么多棄風,風電的成本也降下來不少了,可以考慮平等地看待風電,降低補貼額度,向其他提供服務的機組響應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