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杉杉是黃梅縣大河鎮街道社區書記助理,畢業于云南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2011年6月,她成功通過歡歡邦教育培訓公司實習考核,被老板相中擔任私人助理,主管行政方面工作。但是一年后她卻毅然決然地跟老板提出了辭職。
老板為了挽留張杉杉,與她長談,最終還是沒有說服她。倒是她的一番話感動了老板:“我回家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創業,把所學的生物技術專業用到農村,用現代生態農業帶領農民致富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F在的工作雖然能夠讓我衣食無憂,但是人一生就一輩子,如果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回到農村吃點苦不算什么。”就這樣,她正式離職踏上了回鄉創業的征程。
2012年8月,通過考試選拔,張杉杉回到家鄉,成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一次,無意間聽到廣文沖村書記在嘆氣,說“自己種的柑橘明明施足了肥怎么不掛果”,她立馬湊上去問:“你剪枝了沒?”她手把手教方法,傳授農業技術。從此,周邊幾個村的村民一有問題就往街道跑或者是打電話,她懂的立即就給他們解答,不懂的就上網搜,再解決不了的就去網上買相關書籍,直接送給他們并為他們詳細講解,現在許多村民都和她成了朋友。兩年下來,她的專業知識更加過硬了。
2012年8月,剛到村里報到張杉杉心里就有了計劃,第一步就是要熟悉大河鎮。半年多時間,跑遍大河鎮47個村,對各村農業基本狀況有了初步了解。2013年初,計劃與廣文沖村合作開辦珍禽養殖場,在一系列準備工作做好之后,最終因“H7N9”,計劃暫時被放棄。2013年9月,經多方聯系,一位做中藥材生產加工的老板來大河鎮考察,卻最終因種子價格暴漲無法盈利而將計劃擱淺。
兩次計劃都以失敗告終,但張杉杉沒有放棄。她在反思中轉型,把幫助農民解決從養殖種植、生產加工到銷售環節的問題,作為自己發揮專長服務群眾的新方向。于是她馬上收集大河鎮各個養殖種植戶的資料,積極聯系他們,在今年4月,成功吸納7家種養殖戶并爭取企業老總的投資,成立了森泰林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由35名社員組成,總出資2300萬元。合作社現主要從事苗圃、竹木等林業種植、水產養殖、林下養殖、果園經營等。將來,合作社將以山林為依托,苗圃、竹木種植為基礎,同類林產品的生產經營和服務為紐帶,提供林業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生產資料的購買,以及與該類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同時,依托大河鎮禪文化旅游,將合作社打造成為種養殖多產業鏈供應的生態旅游產業。
農村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是展現才華、鍛煉自己的地方。張杉杉說,雖然創業中遇到項目篩選難、經驗與膽識不足、缺乏創業資金和管理經驗等困難,但是收獲了吃苦的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還有幫助他人的幸福感、學以致用的滿足感、實現夢想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