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林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筆者訪問了邱家灣一位70多歲的老黨員。老人拉著我的手細數著村里近年發生的變化,一聲聲 “同志”,叫得人內心激動不已……
同志,是指志趣相同、志同道合的人。春秋時期,左丘明在《國語·晉語四》中解釋:“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1959年,毛澤東同志要求全黨互稱同志;1965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要求“今后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再次強調“全會重申了毛澤東同志的一貫主張,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黨的第二代、第三代領導核心也一直倡導黨內互稱同志。
黨內如此反復強調同志稱謂,目的在于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克服和抵制腐朽特權習氣和官僚主義作風。今天,我們仍以同志稱謂,正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理性回歸。令人費解的是,我們黨內互稱“同志”卻越來越少,甚至對組織負責人不稱書記或某長、某主任,而叫“老板”、“大哥”或“老大”。
黨內互稱同志,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央反復強調的黨內生活準則。黨員之間無論職務高低,在黨內生活中都是平等的同志關系。要求一律互稱同志,旨在倡導黨內民主,讓每位黨員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一稱官銜,上尊下卑顯然易見,原有的平等觀念、民主觀念便隨之模糊、淡薄。如果領導干部整天被“大哥”“老大”“老板”的殷勤呼喊所包圍,極易滋生唯我獨尊的心態,漸漸脫離群眾、產生傲慢情緒,不僅損害了干部形象,還破壞黨內民主,影響黨風政風。
黨內稱呼同志,這不僅給人以相互尊重、關系融洽之感,還更有利于黨員領導干部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