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晨
一天,紂王叔父、太師(宰相)箕子到王宮匯報工作,偶然看到紂王的生活出現了一點兒小變化,這個細節在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沒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見識非同一般。見此情景,他馬上誠惶誠恐、大驚失色。這是一個怎樣的細節呢?
箕子發現紂王用了一雙象牙筷子,象牙筷子無疑是很奢侈的。但是,紂王作為一國之君用這樣一雙筷子是很正常的。箕子何必如此大驚小怪呢?原因就在于紂王早期是非常樸素的。后來,果然如箕子所料,后期,紂王寵幸妲己,任用小人,昏庸殘暴,搞出“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最終身死國亡。作為中華第一哲人的箕子,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蕩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武王伐紂后,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了史稱“箕子朝鮮”的東方君子國,其流風遺韻至今猶存。
東漢大將軍竇憲胞妹是漢章帝皇后。漢章帝死后,竇憲外甥漢和帝即位,胞妹為竇太后,主持朝政。竇憲官居侍中(總理),炙手可熱,獨攬朝政大權。他娶妻盛典,地方官為了表現忠誠,紛紛派人到洛陽送禮,漢中郡太守也準備派人前往送禮。戶曹史(財政廳長)李郃勸阻道:“竇將軍雖然和皇上是姻親,可他不注意禮節與品德修養,大權獨攬,驕橫放肆,殺身之禍計日可待。希望您忠誠皇上,不要和他往來。”太守堅持要派人去。李郃見不能勸阻,便請求太守派自己前往,太守答應了。
李郃一路逗留,故意拖延時間,以觀察事態的發展。李郃剛到陜西扶風,竇憲便被漢和帝罷免了大將軍的官職,遣送回封邑。接著,竇憲被迫自殺了,其同黨也全部被殺,凡是與他交往密切的都受到牽連而被免官,只有漢中郡太守免禍。
唐玄宗重用楊貴妃堂兄楊國忠,四方知識分子爭先恐后地去他家拜訪求見。河南陜州(今河南陜縣)人張彖是進士,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志氣遠大高尚,從未低眉折腰于人。有人勸張彖,讓他寫信并拜見楊國忠,以求得榮華富貴。張彖說:“你們認為楊國忠現在很有勢力,依靠他就像依靠泰山,依我看,他其實只是一座冰山而已。如果到了烈日晴朗的時候,這山就會害人啊!”后來果然如其所言,楊國忠垮臺了。
東漢歷史學家班固說:“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于事,見微知著者也。”智者都能從微小的苗頭中,先知般預測未來的吉兇禍福、興衰存亡,從而斡旋氣運、革故鼎新、補蔽起廢、避禍趨利,操縱無常的命運,求得太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歷史、現實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歷史規律及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