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山東 濟寧 272000)
試探現(xiàn)代建筑結構設計抗震措施
陳立誠 李 晶
(濟寧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山東 濟寧 272000)
近幾年來,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各大城市的建筑物不斷涌現(xiàn),有效的滿足了人們對建筑的需求。對于建筑物而言,質量的好壞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建筑物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這就使得人們對建筑物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要想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就必須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建筑結構設計。在這個建筑結構設計中,最重要的設計就是在抗震上,當然這個抗震設計不能隨便的設計,而要根據(jù)建筑結構的用途和重要性來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設計。文本首先對現(xiàn)代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說明,接著對于這些可能存在的安全性問題,提出了一些科學有效的抗震措施。希望對有關人士能夠有所幫助。
現(xiàn)代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抗震措施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的加快,這就使得城市中現(xiàn)代建筑物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這就使得建筑公司有了空前的發(fā)展機遇,但與此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公司的工作難度。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具有很強專業(yè)性的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對應建筑物的安全性、經(jīng)濟性、抗震性。所以,現(xiàn)在建筑的抗震安全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而要想建筑物有好的抗震效果就必須先要對這些建筑有一個好的設計。現(xiàn)代建筑結構設計考慮的因素主要是防止建筑物的倒塌,近幾年地震尤為顯著,所以只有把建筑結構設計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有效的結合起來,并根據(jù)本身的實際情況在建設結構設計中提出承載力的抗震、位移的抗震、能量的抗震和損傷的抗震措施。
建筑結構安全性是一種保證建筑物有很強的防止破壞和防止倒塌的能力。而要想建筑物達到建筑結構安全就必須首先要在建筑結構設計師的合理設計之下才能達成。在建筑結構設計師給出合理的設計之后,還要確保這些建筑物的施工水平。只有施工人員在科學合理的設計理論之下再認真地去施工,才能確保建筑物的建筑結構安全。
1 缺乏足夠的抗震度。近些年來,我國連續(xù)發(fā)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地震,這些地震所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給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帶來了無可彌補的損失,使得人們痛苦萬分。這些結果都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建筑物缺乏足夠的抗震性所造成的。因此,當建筑結構設計的設計人員在給建筑物進行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要全面的去考慮怎樣能最大限度的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從而以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蛇€是有一些建筑公司的指揮者在指揮設計和施工不重視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性,最后導致設計師乃至整個公司都不重視,就出現(xiàn)了豆腐渣工程。這種情況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尤為普遍。因此,這就要求工程師在設計建筑結構的時候,要嚴格遵守抗震原則和施工地區(qū)的情況來選擇恰當?shù)目拐鸺墑e;同時也要求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要認真負責。
2 偷工減料問題嚴重。很多的建筑公司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為了盡可能的節(jié)約支出,減少成本,就會過多的節(jié)約鋼材。本來要用到五根鋼筋的地方只使用三根,這樣做所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得建筑物的質量完全沒有保證,這就會使得建筑物的抗震效果大幅度削減,從而使得建筑物的質量完全沒有保障。我國在建筑物鋼筋配筋率中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同的領域不同的配筋率,因此建筑設計公司的設計師要很大程度的重視配筋率,做好監(jiān)督工作。
3 不能科學設計建筑結構?,F(xiàn)在不少建筑公司的建筑結構設計師沒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豐富的經(jīng)驗。就導致設計出來的建筑結構不夠恰當,并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有一些設計師的安全意識不佳,只看重建筑設計的外觀美,不重視建筑質量問題。也有些設計師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不提反對意見。這就說明建筑結構設計的設計師一定要有危機意識,要站在廣大消費者的立場上為他們考慮。建筑結構設計的設計師一定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問題和需求,設計出安全、美觀、經(jīng)濟的建筑物。
1 承載力的結構抗震措施。在分析理論上,以慣性力來按彈性來計算出結構地震效應并進行結構彈性位移驗算,來判斷建筑結構的強度是否達到特定的限度。
2 能量的結構抗震措施 。所謂的能量的結構抗震,主要是從能量方面來考慮震面對建筑結構的作用的。這樣地震的強度、頻譜、結構破壞的影響就能夠更好的表達出來。根據(jù)能量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能量結構設計的抗震還處在考核階段,能運用到工程設計中的能量設計法至今還需要完善,能量概念和破壞模型是建筑結構抗震中兩個論題,特別是目前性能結構設計的抗震提出,又對抗震結構的耗能能力和性能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3 損傷的結構抗震措施 。近些年來,地震研究學者表明:由于地震是一種重復運動,并且地震動蕩時間較短,所以,地震作用下的損傷不僅與變形有關,也與建筑結構的疲勞效應所造成的不斷損傷有關。用能夠反映結構的變形和累積損傷效應的損傷性能參數(shù)可以更好地描述結構的非彈性性能,首先選取恰當?shù)牡卣饟p傷模型、根據(jù)結構在未來地震作用下的損傷允許值來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更為恰當,因為損傷指數(shù)的計算以結構累積滯回耗能的計算為基礎,而累積滯回耗能計算是結構能量分析中的重點,所以也可以將損傷結構措施看成為能量措施結合了性能設計的延伸措施。損傷結構抗震是以結構損傷程度的損傷指數(shù)作為設計指標,選取適當?shù)牡卣饟p傷模型計算出結構的損傷指數(shù),以驗算是否滿足預先設定的損傷性能目標,來達到我們既定的標準
4 性能結構抗震措施。性能結構抗震是結構在適當?shù)膹姸鹊卣鹣碌淖冃涡枨笈c抗震措施結合在一起,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水平,以此來對構件截面進行變形能力設計,促使結構與具有的預期性能水平相符的變形和耗能能力。
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對建筑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人們在選擇建筑物時,既要建筑有一定的舒適性,也要求建筑物有比較好的質量和較強的抗震性。要想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首先就要有一個合理的建筑結構設計,因為建筑結構的安全性主要是來源于建筑結構設計的。因此,建筑公司和建筑公司進行結構設計的設計師,在進行建筑結構的設計時,要認真負責并嚴格地按照國家頒布的建筑標準和規(guī)范來進行設計。只有這樣,建筑結構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建筑才可能有足夠的安全性。同時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減少地震災害、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1]葉列平,經(jīng)杰.論結構抗震設計方法[C].第六屆全國地震工程會議論文集,2002.
TU3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