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楓逸
湖南省安仁縣是湖南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從2013年開始,這個貧困縣“偷偷摸摸”地開建了一座投資1.8億元、占地百畝的新行政中心大樓。然而,人們在公開信息中難覓行政中心建設的只言片語,就連政府大樓的工地也掛著“梓木山項目”(小區)的牌子,當地還對外聲稱,“新行政中心沒有開建”。
一直以來,中央三令五申嚴禁修建豪華辦公樓,去年更發文明確要求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新建樓堂館所,已批準但尚未開工建設的樓堂館所項目一律停建。不過,中央的禁令并沒打消一些官員奢靡享受的念頭。既然明著不行,一些地方就私底下“偷蓋”。為此,一些地方可謂機關算盡,從項目的喬裝打扮,到相關信息的保密,試圖做得滴水不漏。
以安仁縣為例,新行政中心被包裝成了“梓木山小區綜合開發項目”,工地門口概況牌上也未標注行政中心,就連當地宣傳部門接受采訪時也矢口否認,“新行政中心沒有建了,已經改成商業建筑了”。無獨有偶,同一天的另外一則報道披露,國家級貧困縣湖北來鳳縣委、縣政府辦公樓高8層,門口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廣場。該政府大樓入駐辦公已達7年,但始終不敢掛牌,被當地老百姓戲稱為“黑政府”。
更令人遺憾的是,近年來媒體曝光的豪華辦公樓不在少數,卻罕見有實質性的查處。
“偷蓋”政府大樓之所以能瞞天過海,并非地方政府的手法太高明,而是上級部門的監督太麻木。就拿來鳳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來說,即使沒掛牌,難道7年來就沒有一位上級領導來視察指導工作?顯然,上級不會不知情,而是在裝聾作啞,和基層默契地將劇情演下去。正是違規的低成本、低風險,無形中助長了一些地方頂風修建豪華辦公樓的底氣。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布了《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超標違建負責人可追刑責”成為一大亮點。只有加大處罰力度,對于相關負責人依法嚴肅追責,切實提高違法違規的成本和風險,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或明或暗的違建辦公樓行為,真正做到“政府過緊日子,群眾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