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琪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五甲鎮是革命老區,也是南通東部經濟薄弱鄉鎮。近幾年來,該鎮黨委、政府帶領3.2萬五甲人民推進項目建設、環境提升、民生發展,工業集中區、農業園區逐步建成,鎮區環境整治取得實效,敬老院、文體公園等民生事業長足發展,老百姓安居樂業。
一、大力推進經濟轉型行動
經濟發展是一個地方的希望,更是一鎮百姓的期盼。經濟發展的質效在轉型,根本在創新,主體在企業。
一是招“商”。工業上,充分利用鄰近濱海新區、通州灣快速道口的區位優勢和五甲能人的人脈優勢,既發掘民資,又招引外資,今年要引進科技含量高、稅賦率優、生態影響小的兩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制造業項目,引進一個300萬美元的外資項目。農業上,把握五甲產業定位和基礎條件,創新“帶著土地去招商”。三產上,千方百計做好群眾工作,推進白龍廟大道兩側商業開發,推動五甲加油站北側、白龍廟橫河南側地塊建設,培育鎮區新型業態,聚集鎮區人氣。二是扶“企”。對小微企業,送技術、送信息、少收費,真心實意引導其向科技型企業發展。對骨干企業,送扶持項目、送獎勵資金、融通客戶關系,服務企業做大做強。對注冊型、飛地型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全力爭取。對個體工商戶,從辦證、水電、用房等入手,鼓勵創業致富。三是盤“地”。對閑置低效土地,做好業主工作,尋找合作伙伴,盤活博思源防火、麗爾華等地塊。對零散土地資源,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掛鉤整理,實現土地復墾120畝。啟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積極爭取省級以上土地整理項目。四是聚“財”。對本地稅源,按照每畝不少于6萬元稅收的標準,逐個企業排隊分析,繼續清理“零銷售、零納稅”雙零企業。做到顆粒歸倉。對市外、省外稅源,積極發展注冊型企業全力爭取。對上級項目,包括本級配套資金的項目,進一步精打細算,把資金用在刀刃上。各村(居)要通過做強農村“三大合作”組織、盤活閑置資源、加大土地流轉服務等途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二、全力推進特色城鎮行動建設以人為核心的小城鎮,既是上級的要求,更是五甲的需求,我們要集全鎮之力,在通州東部建設一個“精致、整潔、有韻”的特色集鎮。一是集“居”。
在鎮區,放開農民進鎮政策,打破村域建房規定,鼓勵全鎮符合建房條件的農戶入園建房,打造五甲富有現代氣息的宜居家園。在農村,規范鎮村建管秩序,以鐵的手腕控違治違,凡是新建房屋的,一律先拆舊房,對未批先建的露頭就“打”,對以身試法的堅決拆除。二是造“路”。在鎮區,實施西延北拓工程,將銀河路西延至人民路、宜居路北拓至教育路,貫通鎮區框架,變“兩縱三橫”為“三縱四橫”。在農村,充分利用區級農路指標和鎮村“一事一議”籌資,加快道路建設,明年要組織好道路提檔升級,優化路網,方便出行。三是添“綠”。鎮區人民北路、棲鳳路、宜居路、五甲車路兩側綠化范圍內,今年建成香樟路、玉蘭路、紫薇路、棕櫚路。推進濫港橋村、慶豐居、興隆灶村、平和村、白龍廟居、中和村12個地塊約1500畝的生態防護林工程及350公里的農路、河道綠化提升工程,建成1個省級綠化示范村,配合做好通州生態走廊建設,確保今年綠化覆蓋率24%。四是嚴“管”。道路保潔上,鎮區購買外包服務,市場化管理,強化檢查考核,做到日產日清,村(居)加強保潔員隊伍培訓管理。落實“戶定點、組保潔、村收集”。河道保潔上,以日常保潔為主,做好河面保潔、河坡清雜工作。綠化管護上,鎮區要加強管理考核,村(居)要加強養護,及時治蟲控草,嚴查嚴處毀綠事件。交通秩序上,一方面加大停車場、停車帶建設,一方面城管隊、交巡警加強街道高峰時段、重點路口的交通疏導,嚴肅整治車輛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
三、奮力推進生態文明行動
生態文明是人類的追求。五甲作為自然生態保持得比較好的區域,理應自覺承擔起打造通州生態名片的責任,建設天藍、水清、地美的秀美鄉村。
一是親“水”。推進小型農水重點縣項目,提升泵站、渠道、渡槽配套水平。逐步把五甲打造成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特色小鎮。二是凈“氣”。抓好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重點推廣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和加工草繩、飼料等綜合利用技術,從源頭上治理好農村大氣污染問題。三是美“村”。構建“一村一韻”。抓好村莊環境整治、四位一體長效管理,各個村(居)都要打造提升一條示范路、一條示范河。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村碑門樓、培育特色產業、彰顯人文典故等途徑,凸顯本村(居)的產業特色和地域文化。
四、努力推進民生幸福行動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向往幸福。這是百姓的內心訴求,也是政府的工作追求。
一是崇“文”。走過800多年歷史的五甲,歷來是一個崇文向善的地方。要發掘白龍廟文化,要提煉革命老區精神,要求我們在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進程中,在推進生態五甲、特色城鎮建設過程中,勇往直前、開拓創新、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新時期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健“體”。人的生命在于運動,好身體是做好工作、享受生活的前提。我們要更加重視群眾體育。要利用全民健身日、節假日、重點活動等時間節點開展體育健身運動,加大組織宣傳力度,并形成習慣。三是重“安”。強化安全生產,繼續落實安全生產外包服務,執行每月一次大檢查、大點評、大整改活動,實行企業安全生產達標淘汰制,凡不符合安全生產、且整改又不到位的企業堅決依法關停,杜絕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四是力“保”。實行社保擴面提標。落實區對新農保參保人員的相關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村居民參保、續保積極性,鼓勵自覺主動繳費,提高全鎮居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落實好新農合保險政策,做好計生特獎特扶及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工作。推行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轉移和分散農業經營風險,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業發展保障機制。加強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建立完善主體多元的社會救助體系,讓更多困難群體共享發展成果。五是建“院”。加強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及綜合利用,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實現管理隊伍專業化、服務標準星級化。
五、著力推進效能提升行動
效能是政府的生命。我們要按照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打造廉潔政府、執著政府、擔當政府、親民政府。
一是清“廉”。制度上,政府及其部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強化鎮機關財務管理制度、村(居)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從源頭上堵住腐敗和違紀的口子。執行上,態度堅決,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對支出項目,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從控制辦公經費、控減招待費用做起,節約資金用于公共事業和民生領域發展。自律上,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想一想當天做過的事,從小事把關,防微杜漸,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干部。二是勤“政”。勤于思考,強化經營理念,精打細算,精心管理,精明執政。勤于辦事,對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事,要做到主動辦、立即辦,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做好。對涉及老百姓和企業切身利益的事,要做到全力以赴、不遺余力,讓老百姓滿意而歸,讓企業得到實惠。加強政府部門和村(居)工作績效考核,強化考勤,突出實事,分季兌現,激發活力,提高效率。三是親“民”。從靈魂深處親近百姓。我們都從百姓中來,吃的都是百姓飯,政府各部門在修路、架橋、改水、送醫等物質服務的同時,要從精神上親近百姓,細節之處暖人心,把黨和政府的好送進百姓的意識思維、靈魂感情中去。用實際行動親近百姓。開展鎮村干部與普通村民結成工作親戚活動,每名鎮村干部結對3戶工作親戚,每個月至少上門1次,掌握輿情,噓寒問暖,代理服務。要提高政府“12345”熱線辦復效率,開通五甲86312345,及時真誠回應百姓心聲。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