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啟浩
過敏性紫癜(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HSP)又稱為亨-舒綜合征,是兒童一種常見的小血管變態反應性炎癥。臨床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關節疼痛、腹部癥狀及腎臟損害。腹型紫癜常伴有腹痛、便血等胃腸道癥狀,而這些癥狀與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的特征相似,臨床診斷中極易出現誤診[1]。近年來,過敏性紫癜的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在常規綜合治療外,尋找新的藥物作為輔助治療來提高臨床治愈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2]。筆者對收治的32例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以靜脈注射泮托拉唑輔助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7月-2013年5月懷化市辰溪縣中醫院收治的64例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兒經臨床診斷和大便隱血實驗檢查確診,符合第7版《實用兒科學》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診斷標準。觀察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2~13歲,平均(7.3±1.7)歲;對照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3~15歲,平均(8.1±2.3)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患兒常見表現為腹部陣發性絞痛、嘔吐、便血。10例(15.6%)患兒中,腹痛是首先出現的正在,腹痛部位多變而不固定,多位于臍周和下腹部,自覺癥狀明顯,多為絞痛或脹痛。34例(53.1%)患兒出現嘔吐癥狀,多發生于進食或飲水后,少數嚴重患者伴有十二指腸液、膽汁甚至暗紅色血液。22例(34.4%)患兒出現消化道出血癥狀,起病較隱匿,主要癥狀是黑便,多與腹痛同時出現。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綜合治療:所有患者均予以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針和抗過敏藥物等基礎治療;對有明確感染者,給予抗感染治療;對肝功能受損患者給予護肝治療;對消化道出血者應用止血藥物;對明顯水腫、關節腫脹及胃腸癥狀患者,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以靜脈注射泮托拉唑輔助治療,10~20 mg/次,1次/d,治療7 d后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
1.4 療效標準 (1)痊愈:腹痛、關節腫痛消失,皮疹明顯轉暗或消退,無新發皮疹,尿蛋白消失;(2)顯效:腹痛、關節腫痛等癥狀明顯好轉,皮疹幾乎消退;(3)有效:癥狀和體征好轉,實驗室指標有所改善;(4)無效: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紫癜反復出現,實驗室指標無改善。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藥物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1%,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HSP是兒科常見病,是以小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血管炎綜合征。多發于2~12歲的兒童,發病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目前認為發病原因主要是過敏性血管炎引起全身各部位的小血管壁沉著IgA免疫復合物,導致其通透性增高,引起血液與淋巴滲出,從而損傷皮膚、黏膜、內臟的一些正常的功能[3]。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臨床上極易造成誤診,主要因為:(1)少數患兒皮疹出現較晚,甚至部分患兒在整個病程中不出現皮膚紫癜,而因腹型過敏性紫癜臨床表現多樣,部分體征較隱匿;(2)只出現首發癥狀腹痛,未出現典型皮診,從而忽視了本病的可能性,治療效果不好;(3)基層醫師對腹型過敏性紫癜的基礎理論不足,無經驗可循,病人資料不詳細[4]。
過敏性紫癜臨床表現為特征性皮疹,常伴關節痛、關節積液、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其中約60%出現消化道癥狀。本組64例患兒胃鏡檢查結果均示異常,胃與十二指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用胃鏡檢查顯示出在胃、十二指腸黏膜處有多處程度不同的,面積不等的出血小點,嚴重的可見在黏膜下鮮紅或暗紅的瘀斑及水腫,以及出血程度大的狀況,與此同時可見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其中十二指腸降部球部最嚴重,會出現大小不等的潰瘍。我們常將皮膚紫癜作為過敏性紫癜新的診斷標準必要條件。因此腹痛為首發癥狀的患兒早期較難診斷,早期診斷率可采用胃鏡輔助檢查可提高本病診斷率。過敏性紫癜患兒,不論臨床腹痛等消化道癥狀輕重,胃鏡檢查以明確消化道的具體形態特征,以及病理形態,根據胃部與十二指腸的具體受累情況,來進行分析是否具有患有過敏性紫癜的所具有的普遍的病理共性特征,提高早期診斷率,減少誤診率[5]。
泮托拉唑是不可逆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因而能快速的緩解臨床癥狀,促使潰瘍面愈合[6]。泮托拉唑在體內主要通過非酶代謝,起效迅速、穩定、持久且副作用小。
綜上所述,泮托拉唑作為輔助藥物治療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效果顯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1]施文潔,錢琪.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10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7):10.
[2]王杰民,張遜凱,焦富勇.過敏性紫癜17例誤診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08,6(1):18-24.
[3]胡曉晶,柳方娥.過敏性紫癜免疫學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0,37(2):476-479.
[4]邵榮昌,鄒翠容.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80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2,4(4):363-364.
[5]Chang WL,Yang YH,Lin YT,et al.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in Henoch-Schonlein Purpura:A review of 261 patients[J]. Acta Paediatr,2004, 93 (11):1427-1431.
[6]俞亞娣.30例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及胃鏡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