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瑜盈
相對偏股基金的低迷,今年上半年債券基金整體表現出色,按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計算,742只開放式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整體上漲,同期漲幅超過4%。那么債券基金這波喜人行情能否持續,哪種基金又最受歡迎
進入7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滑。據Wind資訊,7月23日在售銀行理財產品530款,平均投資期限140.78天,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4.96%,較上周同期下滑1.78%。然而,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卻出現收益輪番飆漲現象。
債基上半年漲勢喜人
今年上半年,在債券市場回暖的帶動下,債券基金整體收益率在各類基金中表現領先,成為最賺錢的品種。截至6月30日,股基平均收益為-0.98%,而債基為5.42%,資本市場呈現出明顯的股弱債強走勢。
以英大基金的一款債券基金為例。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近三個月以來英大基金的英大純債A類基金凈值增長率達到了7.1%,在市場122只普通債券中位列第1名。另外,今年以來該基金凈值實現了6%的凈值增長率,遠超同類基金4.97%的平均凈值增長率。Wind數據也表明,在建行托管的55只中長期純債基金中,該基金A類份額凈值增長率近三個月排名第4位,今年以來位列第17名。
“總體而言,債券型基金的收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分析人士指出,一是通過對未來市場走勢的判斷,合理配置各大類資產在基金中的占比,即資產配置能力。二是篩選市場上價格被低估的證券,從而獲取超額收益,即選券能力。
上述人士舉例到:以招商產業債基金為例,該基金的重點投資品種為具有較強自主盈利能力的企業發行的高信用等級債券,不含城投債,回避了缺乏自主盈利能力企業發行債券的風險。在個券選擇上,基金經理主要依靠分析發債企業信用資質、券種流動性、估值、票息等綜合因素,發掘具備較強安全邊際的穩定增值品種。
英大純債基金經理李嵐認為,伴隨著宏觀經濟的企穩和政策邊際力度的減弱,下半年債市預計將步入慢牛行情,未來一段時間內,債券收益率、發行人融資利率的緩慢下行將有望延續。
貨幣基金倍受青睞
去年以來,主要由流動性偏緊帶來的貨幣基金高收益以及互聯網金融熱帶動的“寶寶熱”,使得貨幣基金這一現金管理工具走進千家萬戶。2014年上半年,貨幣型基金資產較去年底實現翻倍,成為帶動公募整體管理規模攀升的重要引擎,此外,混合型基金資產也得到小幅增長,而其余類基金同期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其中商品型、理財債基規模降幅最大,分別達到56.71%與35.89%。
顯然多數投資者并沒有選中上半年表現更好的債基,而是一窩蜂地跟風各種“寶”。而混合型基金雖然整體收益為負,但由于IPO重啟的預期,因為可以打新,所以得到了熱衷于借助基金打新的資金青睞。在互聯網金融熱潮下,貨幣型基金發展迅猛,基金市場多年來固有的股、混型基金二元壟斷局面被打破,逐漸形成貨幣型、股票型、混合型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收益率的下降,貨幣基金結束了連續上漲勢頭,紛紛遭遇凈贖回。基金行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規模達3.6萬億元,份額縮水3558億份,贖回主要為貨幣基金。6月份,貨幣型基金結束了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連續8個月的上漲勢頭,遭遇凈贖回3276億份。
“貨幣基金規模的上漲,與資金的寬松度有直接的關聯。”基金行業人士對媒體表示。2013年下半年貨幣政策趨緊,給貨幣基金創造了比較好的投資環境。個別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越7%。不過隨著資金面的逐漸寬裕,“寶寶”的收益開始逐漸滑落,7月23日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至4.192%,破4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專家支招挑選債基
根據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的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一些高杠桿的債券基金漲幅明顯,抬高了整體收益率水平。隨著債券基金業績的提升逐步得到投資者的認可,之前規模不斷縮水的債券基金今年二季度開始出現了規模的增長。隨著債券市場慢牛行情的推進,債券基金有望繼續今年以來較好的業績表現。
落實到基金投資策略,建議遵循兩條主線:一方面,考慮到下半年經濟大幅下行壓力不大,階段性數據回暖可能導致債市波動,需維持一貫穩健的投資思路,建議優選側重中高評級債且具備一定杠桿彈性的基金,以期在較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分享市場上漲收益;另一方面,結合低評級債券無論絕對收益還是相對利差均處于頂部的結論,風險偏好提升背景下階段性交易機會把握的重要性凸顯,擅于精選高收益債券且風險控制能力較強的品種可積極關注,力爭在穩健配置基礎上提升組合進攻性。
具體個基選擇上,要圍繞“穩健高評級,搭配高收益”的投資主線,分別甄選出穩健及進攻品種,盡量在降低組合風險的前提下提升獲益彈性。此外,考慮到政策托底下經濟大幅下行壓力不大,階段數據回暖反彈亦很有可能,下半年債市波動在所難免,而震蕩環境中靈活操作型品種憑借對市場短期走勢的良好把握,往往能夠實現較好的收益,因此,可精選靈活個基以提升組合風險收益配比。
除要關注基金經理乃至固定收益團隊整體的投研實力外,基金公司的權益類投資管理能力也不容忽視。下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實際偏寬的貨幣政策,有助于A股市場風險資產獲得托底保障,在此背景下,個股選擇能力較強的二級債基有望借助權益投資提升獲益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