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志喜
受多地限購取消及國務院會議要求化解企業融資難等利好影響,地產股近期大幅上漲……
受多地限購取消及國務院會議要求化解企業融資難等利好影響,地產股近期大幅上漲,以地產股為投資標的地產基金也隨之大漲。
地產板塊整體有所走高
盤面顯示,7月中旬初地產板塊冷熱交替,7月11日地產板塊表現活躍,中天城投、中糧地產等個股漲停,浙江廣廈等漲幅居前,深圳地產指數(399241)于當日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1287.11點。7月12日地產股雖然大幅低開,但中糧地產等個股受政策利好的刺激仍繼續漲停。
截止7月15日,地產板塊今年總市值加權漲幅為3.23%,在各行業中處于中游水平。整體看,今年以來地產板塊震蕩反彈,整體有所走高。
從地產四強“招保萬金”表現看,萬科A在今年2月創下新低后開始一路反彈,相對于最低點,其反彈幅度已高達36%;而頻獲生命人壽增持的金地集團漲幅更是已逾4成,招商地產和保利地產表現則相對疲弱。
很顯然,地產股近期頻頻有所表現,與政策方面的微調不無關系。消息面上,近期不少地方開始放松調控,從放松限購、限價,到擴大資金支持力度,再到調整落戶條件,各地從不同角度試探房地產調控放松的底線。
地產主題基金漲幅靠前
相比A股市場地產板塊的“熱鬧”,地產主題基金較為冷清。從今年一季度末的配置來看,基金對地產配置的比例已經降至了一個低谷,占基金凈值的比例僅有1.37%。而在去年四個季度的占比分別則為3.48%、3.59%、2.68%和1.84%。2012年這一比值則曾經達到8%以上。經歷了去年房地產市場低迷后,地產板塊在基金配置中已處于較為邊緣的位置。
盡管地產股吸引力下降,但基金中亦不乏“黑馬”,今年一季度末,華安中證細分地產ETF和國泰國證房地產基金對地產板塊的配置占比分別為90%和83.42%。截止7月14日,今年華安中證細分地產ETF的凈值漲幅為6.35%,排在指數型基金第13位。隨著今年以來地產板塊的震蕩走高,該基金凈值也于本周一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最高值。另外,國泰國證地產指數今年以來的凈值漲幅也達到4.38%,排在同類基金上游。不過市場對地產主題基金并沒有表現出太高的熱情,到今年二季度末,華安中證細分地產指數的規模僅有0.19億元。
二季度以來,受各地經濟下行風險影響,多個城市開始逐漸放松限購政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天津、無錫、海口、呼和浩特、濟南等城市已經明確發文或者表示將調整限購政策,其中呼和浩特和濟南等城市更是表態取消限購,加上杭州、長沙、沈陽等城市放松限購的傳聞頻頻傳出,樓市限購已經開始向全國各地蔓延。
最近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十條措施,業內分析認為融資成本的下降,將有利于房地產行業的成本降低,對行業帶來明顯利好。
受限購取消等利好政策影響,房地產板塊近段時間以來,展開了一波上攻行情。同花順數據顯示,從6月25日至7月24日,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內,地產指數就從3117點上漲到3435點,上漲幅度高達10.08%。
受地產股上漲影響,以房地產股為投資標的的房地產基金凈值大幅上漲。統計數據顯示,國泰國證房地產基金最近一個月來大幅上漲,其中加了杠桿的B份額漲幅高達26%,基金凈值從一個月前的0.72元,上漲到目前的0.91元;A份額漲幅也高達11%。該基金前三大重倉股為萬科A、金地集團和保利地產。其中第一大重倉股為萬科A,最近一個月漲幅高達20.77%。重倉股的強勁飆漲,使得該基金凈值直線上升。
地產股呈放量上漲格局
據7月24日的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指數小幅高開后繼續快速攀升,漲幅一度超過了2.7%,上午10點30分之后漲幅有所回落,午后進一步震蕩企穩,尾盤小幅上揚,最終以2.63%的漲幅居漲幅榜第三位,僅次于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 。房地產行業的成分股中共有104只個股實現上漲,28只個股下跌。其中,順發恒業、中國武夷、新湖中寶三只地產股漲停,包含這三只漲停股,共有17只地產股的漲幅超過了5%。四大龍頭“招保萬金”均實現上漲,且有三只漲幅超過了4%。
消息面上,地方樓市限購“松綁”的傳聞四起。此外,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主要探討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分析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會有所變化,以定向寬松措施適度拉動經濟增長。
總體看來,當前房地產行業處于基本面向下而政策預期向上的環境之中,短期內在穩增長、國企改革、滬港通等利好藍籌板塊的政策措施下,加上地產行業政策預期的好轉,地產板塊的行情有支撐,但市場資金能否持續拉動這個權重板塊的上行還有疑問,穩定中震蕩或是大概率事件。
從近期公布的基金經理二季報來看,在1600多只基金的基金觀點中,共有945只基金提到房地產,但是幾乎沒有房地產基金看好房地產板塊的投資機會,大部分基金經理關注的重點依然是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在基金經理青睞的板塊中,互聯網軟件、醫藥、高端裝備、環保等領域依然是關注的焦點。
華安科技基金表示,經歷殺跌之后,成長股逐漸回歸合理價值,未來可能還有一定的下跌空間,但之后可能又會迎來一輪新的機會。而傳統行業上漲應僅是一次反彈,對于房地產行業,盡管房地產限購政策放開,但是并不能有效刺激需求,“操作上,在市場風格調整結束后,將繼續增加成長股的配置。”去年全年冠軍及年內股基冠軍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經理任澤松表示,“依然看好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例如互聯網行業、信息安全產業、生物醫藥、環保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