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德國心理學家霍爾曼在成功心理學中提出過非常著名的“凹點”心理。由于這條心理學定律來源于高爾夫,又被人稱作“高爾夫特征心理”。
高爾夫運動剛剛興起時,只是對球的重量、體積做了相關的規定。賽手們為了讓自己的球顯得美觀且與眾不同,設計了很多圖案印或刻在表面,比如五角星、圓點,甚至是自己名字的縮寫。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的高爾夫球手都很喜歡用舊球,特別是有劃痕的球。一些賽手甚至在新球上特意弄出并不美觀的傷痕。原來,有傷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著更優秀的飛行能力。
于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科學家設計出了表面有凹點的高爾夫球。這些凹點,讓高爾夫球的平穩性和距離性比光滑的球更有優勢。從此,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成為比賽的統一用球。
在成功心理學中,霍爾曼指出:“有閱歷的心靈,有著更持久的戰斗力,因此也更容易達到個體所制定的目標。而所謂閱歷,主要指經歷的失敗,以及這些失敗在心理上所留下的痕跡。如同高爾夫球表面的凹點。雖然不美觀,但的確有利于提高心理的承受力。”換句話說,霍爾曼的意思是,成功更青睞受到挫折的心靈。
在生活中,心理上的“凹點”有很多種。求職有過屢試屢敗的經歷是凹點,但個體往往得到一份人人羨慕的職位;考研過程中,苦苦學習甚至感到巨大的壓力是“凹點”,但這樣的人往往是最后的勝利者;那些失敗、拒絕帶著些許絕望的味道,一次次給心理上的沖擊,帶來的除了傷痛,還留下疤痕和凹點。然而正是這些經歷風雨的心靈,有著超乎想象的持久力。它會讓你到達遙遠的目的地。
除了為自己得到這些“凹點”感到高興外,我們更應該注意在失敗襲來時,如何盡快地將自己從不快樂的漩渦中拔出來。和“凹點”心理配合的是爆發心理素質。高爾夫球飛行的高度和距離,除了自身表面的凹點起到了作用外,也離不開擊球的那一瞬間。而要求這一瞬間的最主要因素是爆發力。爆發力越大,高爾夫球也就飄得越遠。同理,我們經歷挫折的心靈也需要一種爆發力。而這種爆發心理,往往取決于你的個人態度。越是態度明朗的人,越容易獲得心理上的爆發力。
在我們面對失敗時,請先調整自己的心態。通過心理暗示,明確自我的目標。如果可能,請大聲地說出或者用筆列出這個目標,以及實現這個目標的原因。這些都有利于自我確定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會很容易獲得心理上的爆發力。相信你會如同一顆有著凹點的高爾夫球一樣,飛向成功的目標。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