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華
大學本科生培養通常由課程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組成[1],生產實習是高校人才培養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是本科畢業生完成高校學習的一個必經階段,預防醫學專業本科學生亦是如此[2]。通過參加實習,學生能夠檢驗自身對預防醫學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也是大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必經之路。
生產實習與課堂教學不同,課程教學模式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教師講,學生聽,既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具有的典型特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只注重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和理論的掌握程度,導致學生在學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而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其自主工作能力,結合前期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在生產實習的過程中達到發現自我知識體系中的缺點,以及工作經驗的不足,達到不斷完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認識生產實習的重要性
社會發展和公共衛生事業的需要對基層疾控人員和相關科研人員的需要越來越高,如何提高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對當前衛生防疫環境的適應性,是現階段各大高校醫學專業的教學難題。隨著新的《食品安全法》和《我國居民日平均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的參考值(DRIs)》的推行,國家對公共衛生問題的日益重視,預防醫學在醫學發展中的重要性也更加的突出,其工作內容也有著很強的專業性、社會性和復雜性。作為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后備人才的預防醫學本科畢業生,不但要在學校學習中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臨場實踐的適應能力和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
二、合理安排時間、教師對整個實習過程要統籌規劃
目前我校預防醫學本科生生產實習大多是學校教師負責擬定研究方向并對細節進行把關的方式進行,要求學生在為期半年(9月至次年4月)的生產實習中完成開題報告、外文專業文獻的翻譯、一篇綜述和本科畢業論文。由于生產實習安排在下半年,學生在完成以上工作之余,還要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所以教師和學生都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作者在日本國立鹿兒島大學留學期間,本科生在大三下學期進入教研室至大四畢業,有一年半的時間的來完成畢業生產實習,所以日本學生在完成生產實習任務之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去準備考研或求職。如何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順利完成生產實習對指導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積極主動學習的同學,順利完成工作自然是沒有問題,但實際指導過程中,還是會碰見學習目標不明確、沒能正確理解生產實習作用的同學。對于這類同學,首先,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幫助學生明白,高等教育不等同于“上課—考試—拿學分”,而生產實習是對自身綜合能力提高的一個過程;其次,對學生在生產實習中遇見的問題要多關心。
三、注重學生的興趣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生產實習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往往是學生參加老師的課題研究或者是執行老師擬定的研究課題。這種模式能夠有效保障學生生產實習的順利完成,但也制約了學生對生產實習參與的熱情。在生產實習的過程中,需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建議經過可行性和實效性考慮后,要大膽的采納,使學生覺得自己是生產實習的主體,這樣才能更加彰顯生產實習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意義。
四、合理支持學生的述求
學生在進入教研室確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之前,會向老師咨詢其的研究方向和課題細節,碰到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時學生會表現的很積極,并對自己也提出了較高的目標和要求。如果盲目地大膽放手,造成實驗效果不佳,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有揠苗助長的效果。所以事前教師要嚴格把關、要明確目標、論證可行、合理制定實驗計劃,才能保障生產實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也能成為學生的前進動力。
我作為年輕老師指導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時間不長,本文通過總結自己入職以來指導本科生生產實習的體會,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希望對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 張 顯,曹全喜.生產實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19(2):151—154.
[2] 姚小飛,秦文剛.論高等醫學教育的特殊性[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1):12—13.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