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英忠
“一出好戲應有好的開始”,一節有效的教學內容設計也應從“頭”開始。新課伊始,如何能迅速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觸動學生的心靈,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使學生產生渴求和探索知識的內動力?我認為情境導入教學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下面,結合我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情境導入教學法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和優化策略。
一、設置疑問的情境導入
“問題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皩W啟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說明了設疑與思考問題的緊密聯系,只有“設疑”,學生才能產生“疑問”,有了疑問,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思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嘗試探尋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以疑激情,使學生躍躍欲試,期盼解決問題,學到新的知識,提高了解決問題能力。
比如,在學習“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問題時,我沒有直接開始講解,而是設置問題地問:“香港、澳門已經回歸了,有誰知道它們現在實行什么社會制度?”學生回答:“資本主義制度?!苯又鴨枺骸拔覀兇箨懯菍嵭惺裁瓷鐣贫鹊哪兀俊睂W生回答:“社會主義制度。”再問:“我們是通過什么方針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大多數學生回答:“一國兩制?!贝丝蹋以诤诎迳蠈懗觥耙粋€國家,兩種制度”的含義、內容及意義等一系列問題,從而使學生帶著期盼、好奇進入新課的學習。
只要有問題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學生默默無語。學習源自于疑問。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最常用這種導入法,效果也最好。結合課文,在導入中提出疑問,激發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在課堂的學習中心存疑問,從而使學生在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學習,以達到理想的求知效果。
二、創設辯論的情境導入
辯論情境,能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探究性問題,需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在操作中嘗試,在討論中釋疑。通過動口討論,動腦思考,動眼觀察,動手操作,讓他們的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豐富了學習活動的經驗,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應用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潛能。
比如,在學習“自由和法律”問題時,我設計了師生辯論的情境導入?!拔覀兌枷M约鹤杂桑墒澜缟蠜]有絕對的自由,都是有條件的,不信,同學們可以隨便舉例,我都能夠說它不是完全自由的。”聽我這樣一說,學生們都活躍起來了:“唱歌是自由的。”我說:“唱歌是有條件的,夜深人靜的時候,住宅區里唱歌,就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薄八X是自由的”,我說:“睡覺也是有條件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范就規定學生在課堂上不允許睡覺。”……一下子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都參與到課堂了,于是我乘勢說:“自由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有規范、紀律、法律等,特別是法律?!睆亩趯捤珊椭C的氣氛中,帶著沉思、嘗試進入新課的學習。
通過辯論情境導入,不僅可以讓學生集中精神,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思維活躍,深刻領會教材知識,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同時也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三、生活實例的情境導入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有很多事值得思考、分析、總結。在通常情況下,學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和社會上熱點問題會比較感興趣。利用這種現實生活實例作為一節課的開始,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還能引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有助于對這節課的理解和學習。
比如,在學習“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時,我首先沒有要學生翻開課本,而是給他們講了我的親身經歷: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去逛街,看到某某商店的店門口豎著一塊牌子,牌子上寫著:蜘蛛王皮鞋,200元,買一送一。于是,我們開心地走進店里,仔細看了鞋子的質量和商標,并確定是真的。心想這回撿到便宜了,我們哥倆正好一人一雙。隨即挑了兩雙,徑直走到柜臺,掏出200元給售貨員。她卻說要400元,我納悶,問:“不是買一送一嗎?”她回答說:“是買一送一,買一雙鞋子送一雙襪子。”我傻眼了。學生們聽后哄堂大笑。
“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于是我提出問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五花八門的有獎促銷、廣告宣傳等商家活動,常讓我們有‘霧里看花的感覺。那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怎樣識別?當我們的消費權益受到侵犯應該怎樣維權?”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吸引學生的興趣、注意力,帶著疑問進入新課的學習。
通過現實生活實例的導入,往往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