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宇陽
暑天健身,特別是在“桑拿天”、身體疲勞、患病、缺水和頭部受烈日直接照射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熱病”(即中暑)。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黃光民表示,夏季鍛煉需特別注意防暑降溫,否則會罹患“熱病”,嚴重者還危及生命。
“熱病”主要有熱暈癥、熱痙攣、熱衰竭等。熱暈癥是鍛煉時血液在身體各部位的分布改變引起的。鍛煉時大量出汗可引起身體失水,使血容量減少,同時由于皮膚散熱需要,體表的血液循環大大增強,從而導致血壓下降;加之頭部受熱過多,引起機體強烈反應。主要癥狀表現為頭暈眼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脈搏細弱、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熱痙攣是因大量出汗、機體失水失鹽,導致電解質平衡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其中負荷較重的肢體肌肉最容易發生痙攣。熱衰竭是由于不能適應熱環境鍛煉的要求,使機體部分器官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身體產熱增加,體溫升高,嚴重者體溫可達42℃以上,顏面潮紅,皮膚灼熱,有時流鼻血,步履蹣跚甚至昏倒。
黃光民提醒,當健身者發生“熱病”或有先兆時,應迅速離開熱環境,到陰涼處休息,喝些含鹽飲料。對高熱衰竭的患者,應安靜仰臥,頭部墊高并進行頭部冷敷,用白酒或酒精擦浴,少量多次地補給冷的淡鹽開水或清涼飲料。肌肉痙攣者,可多飲些淡鹽開水,牽引痙攣的肌肉,并用紗布蘸白酒或醋在抽筋處反復摩擦。頭痛劇烈者,應冷敷頭頸部。對較重的患者,在積極進行急救的同時,要及時送就近的醫院進行救治。
(摘自《京華時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