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國
(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吳忠供電公司,寧夏吳忠 751100)
農村電網低電壓治理典型措施
孟新國
(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吳忠供電公司,寧夏吳忠 751100)
本文通過詳細敘述從多方面提出了農村電網“低電壓”治理的典型措施,對于改善農村電網網架結構和供電能力,提高農網供電質量和電壓合格率,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農村電網 低電壓 措施
農村電網電壓質量直接關系農村客戶的正常用電,是保障供電服務的基本條件,事關和諧供用電關系的構建和供電企業(y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力。近些年來,供電公司不斷加大農網建設改造投資力度,提高農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特別是國家電網公司實施“三新”農電發(fā)展戰(zhàn)略以來,農網網架、供電能力明顯改善,農村居民端電壓合格率不斷提升,農網發(fā)展與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得到改善。但是隨著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受“家電下鄉(xiāng)”政策的激勵,農村用電量快速增長,部分農村地區(qū)低壓用戶在用電高峰時段電壓偏低(以下簡稱“低電壓”),個別地區(qū)問題非常突出,已不能滿足正常用電需要,用戶意見很大。為此,要充分認識開展農村電網“低電壓”治理和加快農網發(fā)展工作的緊迫性,加大城鄉(xiāng)電網統(tǒng)籌發(fā)展力度,加大資金向農電傾斜力度,加大對農村電網建設改造投入。根據農村電網生產實踐和運維管理經驗,總結提煉出以下農村電網“低電壓”治理典型措施,綜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改善供電質量,提高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力。
一是結合農村電網發(fā)展規(guī)劃和用電需求,及時建設改造35-110千伏變電站,增大供電能力,縮短10千伏供電半徑。二是對35千伏供電線路超長(如超60千米)的35千伏變電站,要結合電網規(guī)劃,進行升壓改造或根據電網發(fā)展就近接入。三是對供電半徑超30千米的10千伏線路,結合電網規(guī)劃和農村供電特點,可采取建設小容量緊湊型35千伏變電站的方式,縮短10千伏供電半徑。四是當同一變電站50%以上的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大于15千米,或該變電站供電區(qū)域內存在“低電壓”情況的行政村數量大于30%時,可采取增加變電站布點的方式進行改造。
一是對供電半徑大于15千米,小于30千米的10千伏重載和過載線路,優(yōu)先采取在供電區(qū)域內將負荷轉移到其它10千伏線路的方式進行改造。其次開展新增變電站出線回路數,對現有負荷進行再分配的方式改造。若供電區(qū)域5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無新增變電站布點建設計劃,可采取加大導線截面或同桿架設線路轉移負荷的方式進行改造。二是對于迂回供電、供電半徑長且電壓損耗大的10千伏線路,可采取優(yōu)化線路結構,縮短供電半徑,減小電壓損失的方式進行改造。
一是對長期存在過載現象的農村配電臺區(qū),優(yōu)先采取“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方式進行改造。對居住分散的丘陵、山區(qū)農戶,可采用單相變壓器進入自然村的方式進行改造,縮短低壓供電半徑,提高供電能力。二是對因季節(jié)性負荷波動較大造成過載的農村配電臺區(qū),可采用組合變供電的方式進行改造。三是對因日負荷波動較大造成短時過載的配電臺區(qū),可采用增大變壓器容量或更換過載能力較強變壓器的方式進行改造。四是對供電半徑大于500米小于1000米且500米后低壓用戶數大于30戶的低壓線路,可采取增加配電變壓器布點的方式進行改造。所帶低壓用戶數較少的低壓線路,可采用加裝調壓器的方式加以解決。
一是新建變電站原則上全部采用有載調壓變壓器。二是將運行時限超過15年的無載調壓主變,結合電網建設改造逐步更換為有載調壓主變。三是對運行時限低于15年的無載調壓主變,可采取不增加抽頭的方式改造為有載調壓變壓器。
對接于10千伏線路末端的配電變壓器,可選用分頭定制型配電變壓器進行改造。
一是對供電半徑大于30千米,規(guī)劃期內無變電站建設計劃,合理供電半徑以后所帶配變數量超過35臺,所帶低壓用戶長期存在“低電壓”現象的10千伏線路,可采用加裝線路自動調壓器的方式進行改造。二是對供電半徑大于15千米,小于30千米,所帶低壓用戶存在“低電壓”情況的10千伏線路,可采取提高線路供電能力的方式進行改造。
一是對供電半徑大于1000米,3年內難以實施配變布點,且長期存在“低電壓”現象的低壓線路,可采用加裝線路調壓器或戶用調壓器的方式進行改造。二是對供電半徑大于500米,小于1000米,供電半徑500米以后低壓用戶數大于10戶,且長期存在“低電壓”現象的低壓線路,可采用加裝線路調壓器或戶用調壓器及增大導線截面等方式進行改造。
一是開展縣級電網全網無功優(yōu)化補償計算,根據無功需求和無功優(yōu)化補償模式,開展縣級電網無功優(yōu)化補償建設。二是根據負荷特點優(yōu)化變電站電容器的容量配置和分組。對于電容器組,一般不應少于兩組;對于集合式電容器,可配置兩臺不同容量電容器,實現多種組合方式。有條件地區(qū),可采用動態(tài)平滑調節(jié)無功補償裝置。
一是嚴格執(zhí)行100千伏安及以上專變用戶功率因數考核,督促用戶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對于近期不安裝無功補償裝置的用戶,可以探索在計量點前加裝無功補償裝置的方法進行改造,減少線路無功傳輸。二是開展隨器無功補償工作。對低壓用戶5千瓦以上電動機開展隨器無功補償,減少低壓線路無功傳輸功率。
一是逐步在100千伏安及以上公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安裝無功自動跟蹤補償裝置。二是對無功需求大,配變二次側首端電壓低的80千伏安及以下配電變壓器,安裝無功自動跟蹤補償裝置。三是根據農村負荷波動特點,優(yōu)化公用配電變壓器電容器容量組合,提高電容器投入率。
在采取多項治理措施后,功率因數仍低于0.85的10千伏線路,可安裝線路分散無功自動跟蹤補償裝置。
一是加強低壓用戶報裝接電管理、強化營銷數據分析。加強裝接容量分析,合理確定裝接容量;精益營銷管理,采取在營銷業(yè)務系統(tǒng)中標注單相用戶所接相別,統(tǒng)計分析分相用電量,輔之以現場測量,及時調整單相用戶所接相別,控制三相不平衡度。二是加強低壓用戶負荷需求管理,結合集抄系統(tǒng)建設及裝設配變綜合監(jiān)測儀,收集配變及低壓用戶用電負荷情況,開展特性分析,為規(guī)劃建設及運行管理提供依據。三是結合營銷管理系統(tǒng)建設,優(yōu)先對存在“低電壓”情況的配電臺區(qū)開展配變綜合參數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改造,全面掌控配電臺區(qū)運行情況。四是開展臺區(qū)用戶錯峰用電管理。掌握配電臺區(qū)用電負荷情況,積極引導和鼓勵小型加工等較大負荷用戶錯峰用電。研究居民用戶錯峰用電及高峰時段均衡用電的方法及措施。
一是建立電壓無功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加強供電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及時處理電壓無功設備存在缺陷,提高設備完好率。二是開展各級電壓曲線匹配工作。結合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段負荷曲線和電壓曲線,制定變電站電壓控制曲線,確定配電變壓器分頭擺放位置,及時投退電壓無功設備。三是建立“低電壓”配電臺區(qū)臺帳,結合配變停電檢修計劃,及時在負荷高峰到來前調整配電變壓器分頭。
一是健全農村電網電壓質量監(jiān)測網絡和管理平臺,逐步增加電壓監(jiān)測點數量。二是加強電壓監(jiān)測儀日常維護和檢查,發(fā)現運行異常的監(jiān)測儀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三是開展低壓用戶典型日電壓曲線繪制工作,研究農村配電臺區(qū)運行規(guī)律,不定期開展“低電壓”情況普查和抽查工作。
加強“低電壓”投訴和報修管理,健全和完善“低電壓”投訴事件處理流程,跟蹤“低電壓”事件處理過程,解決“低電壓”問題。
一是組織開展寬幅電壓調整配電變壓器可行性研究,制定技術原則。二是深入開展10千伏單相供電模式和提升低壓線路傳輸能力研究,通過經濟性和供電質量保障能力比較,提出10千伏單相供電模式適應條件。三是開展農村低壓用戶家用電器產品自然功率因數及無功需求調查,研究家用電器隨器補償方法和措施,提出有關工作建議。四是開展配電變壓器過載能力研究,提高配變承受短時間過負荷能力。
以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電力需求為目的,以改善農村低壓客戶端電壓質量為重點,加強對農村用電特性及需求的分析,堅持電網建設改造與精益運行管理并舉、薄弱點整治與綜合治理相結合,典型帶動多措并舉,優(yōu)化農村供電方式,解決制約農村用電客戶正常用電的“低電壓”問題,既立足解決當前突出的問題,又著力改善農村配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
孟新國(1975年7月1日),男,工程師,從事配電營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