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學
(遵義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貴州遵義 563000)
淺析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工作
劉應學
(遵義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貴州遵義 563000)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決策的重要技術支持,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與環境監測整體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建議。
環境監測 質量管理 問題 建議
隨著監測能力與監測技術建設的迅猛發展,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應該具有更高標準和要求。目前,監測領域由原來的氣、水、聲逐步向生態、土壤、生物等新的方向拓展;監測項目在以前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將逐步開展臭氧、PM2.5、揮發性有機物等項指標進行常規監測;污染源連續在線監測、空氣與水質自動系統監測、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等歸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內容。隨著環境監測事業的不斷發展,監測隊伍也不斷壯大,在較較短時間內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是環境監測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一項內容。
監測技術人員技術水平亟需進一步提高,近年來環境監測工作總是面臨人手不多、工作量繁重、經費少的現狀,監測工作人員簡單應付繁重的常規監測,業務量和業務范圍的迅速加大,導致QA/QC工作邊緣化。因為過去的質量管理的局限性,一般比較關注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分析人員持證上崗,分析過程采用平行雙樣、自控樣、加標回收率、密碼樣等內部質控措施,保證分析結果得準確性;現場監測的質量管理工作一直以來是弱項,如現場監測儀器校準、樣品的保存與運輸、布點采樣、現場監測記錄等。其實如果是沒有代表性的監測信息,室內分析的數據再準確也不會有使用價值,監測技術人員特別是現場監測人員的質量意識亟需進一步加強。其次,目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大部分是從實驗室分析與現場監測等崗位調過來的,業務知識比較匱乏,對監測數據的可疑結果的判斷、綜合分析、質控報告的編制和質量管理活動的評價等工作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質量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管理體系運行時,需把監測業務工作的開展歸到體系中一起考慮。在編制儀器校準、員工培訓、質量管理等年度計劃的時候,充分考慮當年度監測能力建設的進展情況以及監測業務開展的工作量和工作類型的變化情況。加強內審與管理評審注重與常規監測工作相結合,如出現質量事故或投訴、常規監督中發現質量問題等情況時需適時啟動內部審核,消除體系運行中的不符合現象;管理評審的實施能結合上一年度的監測工作總結與下一年度的監測工作計劃同時進行,對常規監測工作需要的資源和體系已配置資源進行適用性評價,確定下一年度體系改進的方向與目標。定期接受認證與認可機構的監督評審、復評審等,對監測站的管理體系開展有效的外部監督。與此同時,在各業務部門、質量管理部門以及管理層三者之間建立實時的溝通機制,使管理體系有效運行。
3.2.1 開展外部質量活動能力驗證
進行外部質量活動能力驗證是指將實驗室間比對來確定實驗室檢測能力的活動,實際上它是為保證實驗室維持較高的檢測水平而對其能力開展考核、監督與確認的一種驗證活動,實驗室間比對、參加能力驗證、測量審核等是有效的外部質量控制方法。隨著監測站能力建設的逐步推進,不同要素檢測項目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在參加外部質量活動如能力驗證活動與比對活動時,可優先選擇此類新增的檢測能力。倘若在外部質量活動中出現有問題甚至不滿意的結果,通過查找原因,制定相應的糾正及整改措施,確保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持續得到滿足。
3.2.2 加強儀器設備的管理
隨著能力建設的不斷深入,監測站的儀器設備不斷更新和添置,尤其是大型精密分析儀器和應急監測設備的購置,對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監測技術人員由于自身的能力水平未到位,未能主動有效地開發新項目,方法確認過程不完整,一方面影響了新項目的開發進度,另一方面影響新購儀器設備不能發揮最大作用。只有不斷提升監測技術人員素質,才能適應監測技術不斷發展、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轉變,才能有效發揮監測儀器設備的最大作用。其次,對大型儀器落實專人管理制度,定期把儀器設備進行檢定,按作業指導書做好期間核查及維護保養工作,是加強儀器設備規范化管理的重要內容。
監測站管理層要高度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質量負責人全面負責監測工作的質量。積極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學校,只有持續、深人的學習,不斷更新質量管理知識,增強全員質量管理意識,將質量理念真正融入監測工作的各個環節,才能切實發揮質量管理在環境監測中的作用。
質量管理工作包括監測工作的全過程,監測點位的布設、采樣、樣品運輸、檢測、數據處理、審核、綜合評價、報告報表及供應品采購等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質量管理,因此,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是提高監測技術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提高監測技術人員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是加強人員的培訓和進行各類技術交流活動等是。在制定人員培訓計劃的時候,可以從兩個方面統籌兼顧,一方面是個人的長遠發展規劃,一方面是部門乃至整個實驗室對監測新技術、新規范的系統學習和培訓。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成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著不足,不相適應當前的新形勢與新任務發展,與“科學監測”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就需要不斷進行環境監測隊伍建設,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強化環境監測自身質量建設,才能提高監測信息的質量,強化環境監測的技術監督、技術支持與技術服務職能,為科學決策與環保執法提供基礎。
[1]劉開國.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對策和建議[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06).
[2]彭剛華,梁富生,夏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J].中國環境監測,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