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上海民航新時代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335)
關于機場規劃體系中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的探討
徐艷
(上海民航新時代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335)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民航迅速發展,民用機場的規劃建設體系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文章結合個人工作經驗,針對現階段機場規劃體系的完善——是否需要編制機場控制性詳細規劃,哪一類型的機場需要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各項用地指標的確定,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機場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 用地指標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民航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民用機場的規劃建設體系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一般來說,一個新機場的建設總共需要經過選址、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總體規劃、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5個階段;改擴建機場的建設則需經過總體規劃、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4個階段。與城市區域建設相比,缺少了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控規)和修建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修規)等階段。機場的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是在對機場的客、貨吞吐量預測的基礎上,來確定跑道容量、跑滑系統、站坪機位、旅客航站區、工作區的規模和配置[1]。城市中的分區規劃是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的配置作出進一步的規劃安排[2]。控規主要是詳細規定建設用地的各項工程指標和規劃管理要求,修規主要是對建設項目作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如果我們認為城市規劃中的分區規劃相當于機場的總規階段,建設項目的具體安排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表述,大型建設項目(一般為航站樓)的規劃設計通常需要經過方案招標進行確定,那么缺少的控規是否需要進行編制就非常值得探討。
然而,機場規劃也有著行業的特殊性。一個機場總共分為兩大塊區域,一是空側區域(主要包括跑道、滑行道和站坪),二是陸側區域(主要包括旅客航站區、工作區、油庫區和貨運區)。就空側而言,其規劃和設計都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規范,其規劃設計深度足以指導后期的初步設計。然而陸側區域的規劃應根據機場規模的大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本文就何類機場需要編制控規以及控規中各項指標的確定,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舉例來看,揚州泰州機場總規(2011年編制)中機場用地為2291畝,其中陸側用地425畝;淮安漣水機場總規(2012年編制)中機場用地為3173畝,其中陸側用地453畝。以上兩個機場機場陸側區域中,除旅客航站區外,其余各地塊分工明確(貨運區、辦公區、動力區、油庫區),且其規模可根據目標年的客貨運吞吐量進行預測,總規的編制深度完全可以控制指導5-10年內的機場建設,并不需要編制控規。
杭州蕭山機場控規(2008年編制)中陸側用地5749畝,空側用地9051畝(規劃2條遠距跑道);重慶江北機場控規(2009年編制)中陸側用地2267畝,空側用地4499畝(2條近距跑道)。廣州白云機場及昆明長水機場則在新機場建設前期就已編制完成控規來指導新機場的建設。就上述機場來看,其陸側區域中除旅客航站區外,有些功能分區的規模(如航空公司基地、貨運代理區等)并不能根據機場的客貨吞吐量進行明確地預測,應編制控規對各個地塊的各項指標進行規劃控制。
上述機場都是在擁有或即將擁有2條跑道時編制的控規,一條跑道滿負荷運營時的客運量大約在1500~1700萬人,基地航空公司約1~2家,以此數據為臨界點進行推算,按照《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中的規定,旅客航站區和綜合保障設施區的用地約為1300畝,機場貨運區用地約150畝,機務維修區用地約300畝,油庫區用地約150畝,航空公司基地(按2家計算)占地約600畝,則機場陸側區域總面積約為2500畝,如果再考慮貨運代理公司或大型快遞物流公司的進入,則用地約在3000畝左右。
因此,當機場擁有或即將擁有2條跑道或陸側用地超過3000畝時,應編制控規,確定控制指標,與總規一起指導、控制機場建設。
首先機場控規應與地方控規相吻合,應符合各個城市的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但是由于機場建筑物高度受凈空控制的影響,以及貨運、機務維修、航食等設施占地的特殊要求,場內各功能區內的建筑高度、容積率、建筑密度以及綠化率等指標應根據功能設施的特殊性來制定。
以杭州蕭山機場控規為例,機務維修及航食等用地為二類工業用地,規定中的控制指標為:D(建筑密度,下同)≤40%,FAR(容積率,下同)≤1.0。但是由于機庫和航食等設施占地面積一般較大,因此,我們將機庫區域的D和FAR分別控制在66%和0.75,航食區域的D和FAR分別控制在46%和0.81。貨運區用地屬于交通設施用地,規定中并無對其確定用地指標,我們結合貨運流程以及貨運設施的需求,將貨運區的D和FAR分別控制在48%和0.69。機場辦公區屬于行政辦公用地,根據規定中的指標結合機場凈空要求,其D和FAR分別控制在30%和1.60。油庫區屬于危險品庫用地,根據預測出的儲油量,將其D和FAR別控制在5%和0.08。場內建筑物高度均按照機場凈空要求進行控制。
總體來看,以上論述和建議,主要是由于我國民航業的迅速發展,各個機場在新建和改擴建階段所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機場規劃體系需要不斷地完善。大型機場的規劃應分兩步走,小型機場的規劃則可一步到位;機場控規中用地指標的確定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各功能設施的特點來確定用地指標。
[1]MH5002-1999.民用機場總體規劃規范[S].中國民用航空局,2000,02.14.
[2]城市規劃原理(第二版)[K].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石崗.關于建立完善民用機場規劃體系的研究[J].廣東科技,2007,08.
[4]黃品立,徐艷.等.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控制性詳細規劃[R].上海:上海市民航新時代機場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8.
[5]民用航空運輸集產該工程建設用地指標[S].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國民用航空局,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