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建 王明澤 王群先
45例胃腸手術后腸外瘺的臨床診治分析
程遠建 王明澤 王群先
目的 探究與分析45例胃腸手術后腸外瘺的臨床診治。方法 45例胃腸手術后腸外瘺患者。33例患者采用非手術方法治療, 12例患者采用手術方法治療。結果 行非手術治療的患者自愈率達100.00%, 瘺口平均愈合時間為28.50 d。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治愈率達91.67%, 僅有1例患者因霉菌感染后導致嚴重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出現死亡, 死亡率為8.33%。 結論 在胃腸手術后腸外瘺的治療過程中, 大部分患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痊愈, 治療的關鍵在于保持引流通暢, 維持腸內外營養合理平衡, 同時加強抗感染治療, 可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
胃腸手術;腸外瘺;診斷;治療
近年來, 盡管外科手術技術已得到了廣泛的發展與應用,腸外瘺仍是胃腸手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現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腸外營養逐漸為腸外瘺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1]。目前臨床上主要包括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兩種手段, 均可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5例胃腸手術后腸外瘺患者的一般資料。該組患者中男26例, 女19例;年齡在23~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5.9歲;腸外瘺類型如下:9例胃腸吻合口瘺(20.00%), 26例小腸瘺(57.78%), 10例大腸瘺(22.22%);胃腸手術類型如下:胃大部切除術14例(31.11%), 腸梗阻手術19例(42.22%), 結腸手術12例(26.67%)。
1.2 治療方法
1.2.1 非手術治療方法 33例患者采用非手術方法治療:①囑患者進食, 并維持2周左右的胃腸道減壓;②持續進行常規治療下的腹腔引流;③增強抗感染治療;④對患者進行全腸外營養治療, 補充充分的非蛋白質熱量及蛋白質。
1.2.2 手術治療方法 12例患者采用手術方法治療, 原因是這些患者中有8例具有嚴重的腹腔感染, 且有4例患者的瘺口無法自愈。其中5例患者行腸切除吻合術;4例患者行剖腹制造瘺管行腸修補術;2例患者行腸造口術;1例患者行腸短路吻合術。
該組患者中的33例行非手術治療, 全部患者的瘺口均自愈, 自愈率達100.00%, 愈合時間在21~35 d之間, 平均愈合時間為28.50 d。其余12例患者行手術治療后, 11例患者成功治愈, 治愈率為91.67%, 僅有1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為8.33%, 經過調查發現該名患者因進行了多次手術后導致霉菌感染最終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
目前胃腸手術雖得到了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但胃腸手術后尚有腸瘺形成,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威脅, 而形成腸瘺的一個重要原因即為血供不良。由于十二指腸為邊緣血供, 若出現了較大的消化性潰瘍, 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則可將這些不健康的組織一起清除, 造成了局部血供受限, 這就使得十二指腸殘端及潰瘍無法得到良好的愈合[2]。另外,造成腸外瘺的原因還可能是由于大量的消化液集聚在吻合口周圍, 導致其周圍張力增加, 從而出現了吻合口瘺等, 均需進行進一步的治療。現臨床上用來治療腸外瘺的方法主要為保守治療法, 治療的關鍵之處在于2周之內進行充分的抗感染治療及引流處理, 當患者的腹腔炎癥得以控制時, 則可進一步給予并逐步加強腸外營養的供給。而在治療后期可應用緩慢低壓沖洗的方法對其腸內容物及壞死組織進行沖洗, 以達到良好的愈合目的[3]。但對于一些患有嚴重腹腔感染或瘺口不能自愈的患者則選用手術方法治療, 要求臨床工作者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瘺口類型而選擇合理的手術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行非手術治療的患者自愈率達100.00%, 瘺口平均愈合時間為28.50 d。行手術治療后治愈率達91.67%, 僅有1例患者因霉菌感染后導致嚴重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出現死亡,死亡率為8.33%。結果可見, 無論是非手術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均可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但仍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在進行胃腸手術過程中需采用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 以減少腸外瘺的發生,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在進行胃腸手術過程中需針對其中各種不同情況及不同術式有針對性的處理各個環節, 避免造成胃腸道的損傷;②在進行腸吻合時, 需對吻合口的張力進行觀察, 并要保證其在切除壞死組織后仍具有良好的血供[4];③對于兩端吻合口的相差較大的吻合端應行端側吻合, 減少腸套疊等情況的發生率, 同時做好吻合處理。
綜上所述, 在胃腸手術后腸外瘺的治療過程中, 大部分患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痊愈, 值得推廣。
[1] 伍曉汀, 周勇.腹腔引流管的正確選擇和合理應用.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0, 25(01):35-36.
[2] 梁畢科, 宋寶驥, 黃俊杰, 等.膽囊腸道瘺的診治.遼寧醫學雜志, 2011, 20(01):32-34.
[3] 代慶華.膽囊結石并膽囊結腸瘺1例報告.實用放射學雜志, 2009, 22(01):87-88.
[4] 張超, 蔡志明, 余佩武.28例小腸瘺的腸外營養治療分析.河北醫學, 2008, 14(01):84-85.
2014-04-17]
266100 青島巿第八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