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穎
宮底按壓助產法是婦產科常用方式, 通過按壓產婦腹壁促進胎兒娩出。在分娩中, 護理人員用正確手法按壓產婦腹壁助產, 通過科學的按壓能夠促進產婦分娩的順利進行, 有效降低剖宮產率, 然而在助產中一旦手法不當, 可導致產婦身體受到較大的損傷, 如肋骨骨折、子宮破裂、子宮內翻等并發癥[1], 因此在宮底按壓助產時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作者對本院接收的86例分娩過程中采用宮底按壓助產法產婦進行分析觀察, 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分娩過程中采用宮底按壓助產法產婦, 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32.02±2.24)歲, 其中初產婦55例, 經產婦31例,其中羊水污染15例, 激發性宮縮乏力11例, 持續性枕橫位8例, 所有產婦均符合宮底按壓的適應證, 排除宮底按摩禁忌證產婦, 將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 各為43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產婦均采用宮底按壓方法助產, 方法如下:助產醫生雙手、單手對產婦子宮底部進行按壓, 產婦宮縮時同步用力按壓, 保證按壓力道的平衡, 當胎頭到陰道口時,保持力道平穩, 直至胎兒成功娩出。在按壓中動作要輕柔,用力方向均為由子宮底向宮頸。觀察組產婦在按壓助產同時接受優質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產婦心理護理、產程及胎心護理、產婦屏氣指導及分娩等。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分娩成功率、產婦產后并發癥及新生兒結局進行觀察分析, 同時對產婦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所有產婦均成功分娩, 分娩成功率為100%;參考組5例產婦分娩中出現大出血, 經積極處理后成功止血, 分娩成功率為11.6%, 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產婦分娩后出現1例產后大出血、1例會陰撕裂,并發癥發生率為4.7%, 參考組產婦分娩后出現6例產后大出血、6例會陰撕裂, 并發癥發生率為27.9%, 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出現輕度窒息3例, 中度窒息2例, 發生率為11.6%, 參考組新生兒出現8例輕度窒息, 中度窒息5例, 發生率為30.2%, 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觀察組產婦對護理滿意41例, 滿意率為95.3%, 參考組產婦對護理滿意30例, 滿意率為69.8%,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產婦分娩中需要做好護理措施, 第2產程雖然時間較短, 然而產婦極易出現急躁、恐懼等情緒, 因此醫護人員要時刻陪伴產婦身邊, 為其提供足夠的安慰及精神支持, 從而對其恐懼及緊張感進行安撫[2]。在產程中要加強對胎兒的監測, 觀察是否出現缺氧, 縮短產婦分娩的產程。本次對觀察組產婦護理方式主要如下:心理護理, 給予產婦必要的心理安慰及支持 , 對其負面情緒進行安撫;當其出汗較多時,用濕毛巾對其臉部、頸部等進行擦拭, 同時宮縮期間幫助產婦飲水;第2產程宮縮較為強烈且頻繁, 因此要加強對胎先露、產婦產力等現象的觀察, 同時對胎兒是否出現缺氧現象、胎心等情況進行監測[3];對于第2產程明顯長于正常、胎兒明顯出現異常者需要立即給予處理, 并促進產程, 縮短分娩;在分娩中需要對產婦的屏氣進行指導, 從而縮短第2產程, 減少產婦分娩中的體力消耗, 胎動時指導產婦屏氣, 間隙期呼氣;在分娩中對于存在的會陰裂傷危險因素進行觀察,避免胎兒免除時會陰撕裂現象的發生;研究顯示, 分娩中使用產鉗、剖宮產及真空吸引設備的使用等均會對新生兒及母體造成損傷, 而部分學者認為肩位難產在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由宮底按壓等引起[4], 因此在分娩中, 醫護人員要將詳細過程記錄在病歷中。在采用宮底按壓助產時, 醫護人員需要對相關護理委員會的意見進行詢問, 同時必須在政策支持下進行, 告知產婦宮底按壓助產法的注意事項等。在產婦分娩過程中, 若產婦宮口未完全開、宮頸出現水腫則不適合采用宮底按壓助產[5]。宮底按壓不當可導致胎兒及產婦均受到較大傷害, 甚至可引起子宮破裂現象, 因此在按壓式嚴禁暴力按壓, 醫護人員要把握按壓時機, 科學按壓, 從而實現良好的助產效果, 本次研究中, 在觀察組產婦采用宮底按壓法助產時, 采用優質護理干預, 結果顯示觀察組分娩成功情況、產婦并發癥及新生兒情況均明顯優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明顯大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知, 在采用宮底按壓助產時給予產婦優質護理有助于促進分娩順利進行, 改善妊娠結局, 提高產婦對分娩滿意度。
[1]劉海燕.單人操作無側切新式低位產鉗助產法58例報道.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4):712.
[2]朱寶菊.宮底沖擊助產法在第二產程中的應用.鄭州大學學報,2003, 38(4):638.
[3]徐丹丹.產科“一對一”責任制助產對產婦分娩的影響.廣東醫學, 2013, 34(22):3528.
[4]張蘭.助產士及產科專科護士胎兒監護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26):52.
[5]李燕.溫馨助產服務模式對產婦助產的應用效果.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32):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