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軍
摘 要: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問題也就日益凸顯出來。當前我們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而大學生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如何在實現中國夢過程中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需要進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實現;中國夢;職業理想
注:本文系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校級課題《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理想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大學時期是職業理想孕育的關鍵時期。作為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理想,它體現了人們的職業價值觀,直接指導著人們的擇業行為。當前我們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大學生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如何加強對他們理想信念教育,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需要進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1 中國夢的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時代解讀,既飽含著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偉愿景,為黨帶領人民開創未來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的“中國夢”首先是國家夢、民族夢和人民夢的統一,它是近代以來人民對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期望的一次升華。其次,“中國夢”是歷史傳統、現實追求和未來理想的有機統一,它反映了當代的時代潮流與人民對祖國發展的期待,也代表了人類文明未來發的方向。再次,“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理想、自信、智慧與力量的統一。它不單單是一種社會理想,也是一種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精神力量。
2 大學生職業理想
職業理想是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職業理想的確立不是孤立的,而是伴隨著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而逐步形成的。作為較高層次知識擁有者的大學生,必定會對自己的未來職業進行認真的思考。而大學生的職業理想選擇,不僅關系著自身事業成敗和人生道路,更是關系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后繼有人的大事。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就是要幫助大學生明確人生奮斗目標,增強“定力”而避免各種干擾。
當代大學生是理想遠大、奮發向上、能夠擔當重任的一代,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擔憂一部分大學生職業理想問題的現狀。可以將其歸納為“三個割斷”:一是割斷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放棄對理想的追求。放棄理想既是放棄了認真思考與自主把握,也是對自身為理想奮斗信念的動搖。二是割斷了職業選擇與職業理想的關系。很多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常常為眼前的物質誘惑所左右,表現出擇業的功利性。三是割斷了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系。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但是部分大學生放棄社會責任而唯個人意愿和需要來確定理想,遠離社會,逃脫責任。
3 大學生職業理想與實現中國夢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方面,“中國夢”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大學生職業理想的航標燈。“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習近平主席的話語中包含著個人與祖國、與民族之間深刻的關系。只有祖國強大了,繁榮了,大學生個人就業才能更好的實現;社會更加安定團結,才能夠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平臺。中國夢與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其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包含在中國夢中,并將在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得到實現。中國夢的實現必然為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實現提供導向、機遇和條件,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另一方面,大學生是國家棟梁之才,其職業理想是實現“中國夢”的推進劑。大學生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因此大學生的理念和政治思想觀念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建設的興衰成敗。而科學的、高尚的職業理想和價值追求不僅能夠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同時也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促進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順利實現。因而,我們除了正確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外,還要讓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得以實現。
4 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職業理想
中國夢理想信念與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價值和內涵,決定著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內在統一性。我們要不斷加強中國夢的學習和宣傳,將實現中國夢之中蘊含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深刻的融入到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中,引領大學生職業理想健康、快速、穩定地向前發展。
一方面,要加強理論教育。通過加強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促進大學生職業理想與中國夢實現相統一。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強調,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觀”教育與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是統一的有機整體,在進行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時,要以“三觀”教育為基礎,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理論知識正確的認識社會現象。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和發展趨勢,讓大學生真正樹立對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的信心,使大學生能夠正確確立職業理想,認定人生方向。
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大學生自身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如何實現自身夢想是大學生在青年階段最基本、最強烈的愿望,因此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講授上,還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從實際和現實問題出發,充分把握大學生思想變化的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中國夢”有著深厚的內涵,以“中國夢”來引導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就是為了造就大學生健康的人格、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要有豁達的生活態度,這樣才能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讓大學生清醒的認識到,在全面平衡地追求自己人生目標的同時,他們自身也要兼顧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使命。使他們將自身的成長需要與國家、社會、民族的發展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這樣能夠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真正做到促進“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理想在實踐中統一。
參考文獻
[1][3]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1).
[2] 楊柳.當代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的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2011(11).
[4] 龐桂甲.淺析以“中國夢”統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