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是國家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同時具有豐富的科技、教育、醫療資源。北京奧運會以來,首都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際交往能力不斷增強。北京的蓬勃發展,為海外僑商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五屆僑洽會作為海外僑胞與國內企業經貿交流的橋梁和平臺,成功地實現了促進雙方共贏的目的。作為僑洽會主辦方之一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對于第五屆僑洽會的成功舉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此本刊專訪了北京市僑辦主任劉春鋒。
僑洽會:一個精心打造的“僑品牌”
今日中國:我們都知道,北京僑洽會始于2010年,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海外僑商了解北京產品的重要平臺,請您介紹一下舉辦北京僑洽會的初衷。
劉春鋒:僑洽會旨在服務北京對外貿易,充分發揮海外僑務資源優勢,努力打造促進北京產品“走出去”、海外優質資源“引進來”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同時,借助北京名優特色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比較優勢,促進海外僑商貿易的轉型升級,增強海外僑商的綜合實力,努力實現僑商事業發展和首都經濟發展的雙贏。
今日中國:今年是第五屆僑洽會,前幾屆僑洽會的成功舉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請就前幾屆的成果做一些說明,此外對于本屆僑洽會成果,您如何評價?
劉春鋒:前四屆僑洽會,共邀請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位海外僑商參會,組織北京市300余家企業參展。參展企業行業涵蓋電子信息、機電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文化創意、都市型工業、海外工程承包、日用消費品等,共有140余家國內參展企業與海外僑商達成合作意向400多個,現場意向簽約額達3.6億美元。
而本屆僑洽會則更注重引導海外僑商與參展企業進行充分的前期對接和溝通。在北京市政府僑務辦公室的積極推動下,北京金隅集團、俄羅斯華盛國際集團、英國李貞駒律師行、青年航線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智利華路天宇集團、伊朗桑拿特卓博公司、俄羅斯施德羅耶頓公司、羅馬尼亞瑪麗亞魯絲蒂克公司、新西蘭宏威機械公司、中國東方民生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海內外企業將進行海外金融服務、國際市場開拓、國際農業合作、綜合性建筑產業服務等領域6個項目的簽約,簽約額度約為5.33億元人民幣。
本屆僑洽會我們還逐步探索海內外供需雙方對接的方式與路徑,思考如何更加高效務實地切實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推動僑商事業發展與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好地適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需求。
僑洽會與京交會聯手效應
今日中國:把第五屆僑洽會作為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已經不是僑洽會第一次與京交會“聯手”,請問“聯手”京交會對于僑洽會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劉春鋒:從2012年起,僑洽會即成為京交會的系列活動之一,統籌謀劃,協同安排,有效提升了僑洽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體現了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結合,為打造僑務資源服務對外貿易的品牌活動奠定了基礎。
京交會本身就是一個國際性綜合服務貿易展洽的高端平臺。兩會聯動,不但與僑洽會的辦會宗旨緊密切合,并且能夠更好地相互補充、豐富彼此的內涵,讓參加僑洽會的海外僑商和參與京交會的廣大客商共享平臺、互通信息、拓展視野與商機。
今日中國:本屆僑洽會與前幾屆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什么?今年的老字號企業推薦會得到了各方關注,為何特別關注老字號企業的推薦?您希望通過推薦會達到怎樣的效果?
劉春鋒:本屆僑洽會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與京交會協同籌辦,實現資源與成果共享,展會進入京交會主會場,會期延長,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展會不僅僅是面向海外僑商,同時還面向參加京交會的各個領域的客商;二是海外僑商參與程度更加廣泛,不僅前來參展、采購,而且進行海外服務平臺推介,通過這一形式更加強調海內外的交流互動;三是發揮北京傳統文化、名優特色產品優勢,特設北京老字號企業、市屬企業“走出去”推介會,進一步服務我市企業“走出去”戰略,支持有能力、有需求的企業進一步向國際化發展。
北京的老字號歷經數百年變遷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既是古都北京的寶貴遺產、現代北京的特色名牌,也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們希望通過僑洽會這個平臺,能夠讓海外僑商更好地領略北京老字號的獨特魅力,通過他們將老字號的豐富內涵傳播到五洲四海,并真摯地希望他們能夠因此結緣老字號、結緣北京。
北京僑辦:海外僑商結緣北京的推手
今日中國:為了保證第五屆僑洽會的順利舉辦,北京市僑辦為僑洽會做出了哪些努力?
劉春鋒:應該說在這個過程中,北京市政府僑辦會同北京市商務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北京市投促局、北京市貿促會等單位,都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本屆僑洽會的順利舉辦離不開各個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相互配合。從方案設計、參展企業征集遴選、采購商邀請、促進供需雙方前期接洽、活動組織、宣傳推介、成果反饋、活動總結等各個環節,僑洽會的籌辦都體現了集體的力量,真正做到了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京交會組委會也非常重視僑洽會板塊,并對僑洽會的籌辦給予了大力支持,兩會統籌協調、相互補充、平臺共享,提升了資源利用、信息發布和項目推介的效率和質量。
同時,海外僑商的積極參與和高度重視也是僑洽會成功的重要因素。海外僑商非常清楚這是專門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活動平臺,針對海外僑商事業需求和資源優勢,同時又不乏北京特色。連同今年在內,五屆僑洽會在海內外華僑華人群體中都引起了極大反響。
今日中國:連年的成功已經使僑洽會成為一塊金字招牌,不僅僅是北京企業,我們注意到也有外地企業對于僑洽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僑洽會對提升北京整體競爭力起到了哪些作用?對今后的僑洽會,您有何期待?
劉春鋒:僑洽會在重點服務北京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作為一個開放平臺也積極服務各地企業。我們歡迎他們在北京找到商機、發展事業,這有利于優勢聚集、競爭發展,提升北京的整體實力。僑洽會是促進海外優質僑務資源與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海外僑商事業發展,搭建了一個互利雙贏的貿易交流平臺。我們希望這個平臺能夠繼續做好、做精,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