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波
摘 要:基于當前學習環境的多樣化(移動資源、網絡平臺、QQ群、微信群等)來探討90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并且從學生的角度積極探討90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能有效地推動學生自主研究性學習方式的開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英語自主學習
一、90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現狀
新媒體環境不僅僅是指網絡資源與移動終端發生作用的地點,還指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者的動機狀態、人際關系,教學策略等非物理形態。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環境成為現代生活、工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90后大學生有自己顯著特點。
作為在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熱衷于網絡生活、樂于接受新事物、自我價值感強烈、90 后大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好,但心理承受能力弱、知識獲得與應用能力,學習過程自我監控能力、獨立學習能力較差,這種狀況與高中長期慣用的灌輸式、記憶式教學模式有關, 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生仍習慣把自己當作知識存儲罐,對于大學里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及新型的學習模式不適應。他們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時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更高。由此可見,培養90后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學習生活中關鍵環節。那么,新媒體這種新興的網絡交流工具到底在90 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二、新媒體環境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自主學習(self-access learning),是指學生要自我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材料、獨立地、自主地進行學習研究,評估學習進程和結果等一系列的技能,教師在這個學習模式中主要起輔助指導和督促的作用。自主學習是提高英語水平的主要途徑,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要比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更重要[1]。英語學習具有情境性、交互性和持續性等特點,需要學習者長期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隨時隨地、持之以恒的進行“碎片化”學習是英語自主學習的客觀要求。作為一種使用方便、表達自由、收發即時和以人際推動為主要特征的網絡應用工具,微博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的交流方式,它允許學習者從任意角度、任何層次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切入,這樣就促使學習者的學習更有效、更容易發生。近兩三年來,隨著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基于新媒體環境的英語學習開始受到關注[2]。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的研究者及學習者認為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自主學習英語具有以下優勢:(1)新媒體的多模態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2)新媒體強大的交流功能可以促進相關學習群體之間的自由互動。(3)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可以促進英語自主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新媒體環境下“90 后”學生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對策
第一,學校需要營造良好新媒體學習環境。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網絡以其傳播迅速、快捷而在高校校園中快速普及,同時也為90 后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公共文化空間。但目前許多學習功能還沒有得到大學生的開發和利用,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文化有助于引導和規范大學生的上網行為,更好地利用網絡智能平臺促進自己的英語學習。具體舉措有:一是通過專題講座,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網絡平臺的學習功能;二是通過主題班會,由學生自主交流網絡環境下英語學習心得;三是通過學生社團推動,發起英語沙龍等網絡活動。
第二,教師必須參與到學生的網絡互動中來。教師需要鼓勵將學習者組織起來建立一個虛擬的網絡學習社區,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互相關注不僅方便教師隨時掌握學習者的動態,也方便學習者之間、學習者和教師之間的交流。
第三,90 后大學生要建立正確的、健康的自主學習觀。新媒體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新模式打破了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束縛,對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個性化的發展賦予了更多的時代氣息,為90 后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但是,任何學習的本質都是學習者的思維與行動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物質技術的優越性必須通過人的精神層面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態度、動機和興趣等)是提高學習績效的關鍵。因此,在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優越性的同時,90 后大學生需要著重培養自己正確的學習觀,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使英語學習真正能夠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發自內心的需要,為自己成為面向國際化的有用之才奠定語言基礎。
結語:根據90后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來探討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期望能夠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乃至創造性,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以網絡技術為依托,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地開展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推動大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方式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崔秀美. 微博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