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愛榮+++++宋雪珍++++盧芙蓉
[摘要] 目的 評價機采血小板采集效果。方法 選擇54名機采血小板捐獻者,對采集前后外周血檢測指標、采集過程參數及成品質量進行檢測分析。結果 54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前后外周血主要指標: WBC、RBC、HGB、HCT、PLT、MPV、PDW、P-LCR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獻血后外周血PLT計數、成品PLT計數與血細胞分離機設定值(估算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捐獻血小板對獻血者紅細胞、白細胞影響不大。獻血者及血小板成品實際采集后計數與機器提供參數存在個體差異,為保證產品質量需適當提高機器設定值,謹慎使用機器采后計數下限。選擇技術先進、采集效率高、應用范圍廣的血細胞分離機可以保證采集產品質量,滿足臨床用血需求,同時保障獻血者身體健康,從而招募、保留更多的獻血者。
[關鍵詞] 機采血小板;獻血者;采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5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1-0056-02
機采血小板是指使用血細胞分離機在無菌密閉的條件下,從單個供體內分離采集血小板成分,滿足患者的用血需求。機采血小板具有純度高、療效好、副作用少的優點, 隨著輸血醫學的發展,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機采血小板來源目前只能依靠無償獻血者捐獻,如何既保證獻血者身體健康又保證血小板產品質量是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課題。本研究對54名機采血小板捐獻者采集前后外周血檢測指標、采集過程參數及成品質量進行綜合分析,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3年9~11月從本站機采血小板獻血者中隨機抽樣54名,其中男42名,女12名,根據獻血者身高、體重、采前外周血計數、機器預測采后計數決定獻血量[1-3],并征得本人同意。其中捐獻量1個治療單位15人,2個治療單位39人,體檢和血液檢查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4]。
1.2儀器設備
血小板采集采用Amicus血細胞分離機及配套雙針耗材,血液樣本檢測采用日本Sysmex KX-21N型血球計數儀。
1.3試驗方法
獻血者捐獻前抽取靜脈血3 mL進行初篩及血常規檢測,合格后上機獻血,機器設定目標產量為2.5×1011/袋[5]。捐獻結束后記錄機器操作過程參數,并即刻留取靜脈血進行采血后血常規檢測,從血小板成品袋中留取樣本進行血小板計數。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配對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54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前后外周血主要指標: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壓積(HCT)、血小板數(PLT)、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血小板比率(P-LCR)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獻血后外周血PLT計數及成品PLT計數與血細胞分離機設定值(估算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54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前后外周血指標變化(x±s)
表2 采后血小板計數實測值與機器設定值(估算值)比較
3 討論
機采血小板捐獻過程中所使用的血細胞分離機是保證血小板制品質量和獻血者安全的關鍵,離心式血細胞分離機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占全部的90%以上,分離原理是根據各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將需要的成分(例如血小板)提取出來,將其他成分還輸給獻血者。本站多年質控結果表明,本研究中所使用中的Amicus血細胞分離機采集過程紅細胞混入量很少(≤8.0×1011/袋),加上機器本身具備特殊的去白細胞功能,成品白細胞含量也很低(≤5.0×108/袋)。統計數據顯示獻血后捐獻者外周血WBC、RBC、HGB、HCT四項指標均有所降低,分析原因與獻血者獻血過程中血液稀釋有關,根據此型號血細胞分離機所用鹽水、抗凝劑量及損失血漿量估算,獻血后獻血者血容量約增加10%左右。鹽水和抗凝劑在體內代謝很快,血容量會很快恢復正常,因此捐獻血小板對獻血者紅細胞、白細胞影響不大。
MPV、PDW和P-LCR是一組相關聯的指標,反映的是獻血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的體積分布情況[1],目前常用的血細胞分離機多采用重力離心原理,根據各種血液成分的密度采集血小板時對獻血者外周血小板的體積分布和形態有嚴格的選擇標準,以體積偏小和中型血小板為主,即血小板體積直方圖上的波峰部分,體積偏大的血小板會沉積在下層,機器難以識別。江朝富等[6]研究表明:機采血小板制品中以形態適中的血小板為主,功能較差、形態巨大的血小板很少。因此采集后此三項指標均有所提高,血小板體積直方圖峰值變平緩,驗證了上述觀點。
血小板采集效果與獻血者身高、體重、紅細胞壓積、采前計數等因素均有關,機器同樣設定采集血小板目標產量為2.5×1011/袋,捐獻后成品袋血小板計數也有一定波動范圍[7],本次試驗54個樣本均值2.47±0.25(×1011/袋),最低為2.0,最高為3.2,76%在2.3~2.8之間,54例中24例高于2.5,達到《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合格率在44.4%,為了達到《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75%的合格率,需適當提高機器設定值。
本研究顯示獻血者捐獻1~2個治療量機采血小板,采后即刻外周PLT比采集前平均下降23%~36%,這與相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8-11]。目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多為定期獻血者,對獻血者追蹤檢測結果表明:獻血后血小板后可短期內恢復到采前水平,多次捐獻血小板對獻血者的采前血小板計數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對身體健康也并無不利影響[12-14]。Amicus血細胞分離機可通過內置的計算器,根據不同的參數來估算獻血者采后計數,盡管試驗結果顯示機器估算值與采后外周血即刻實測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獻血者存在個體差異,不排除少數獻血者實測值與估算值差異較大情況[3,15],盡管2001~2011年文獻中未出現機采獻血者因采后計數降低導致獻血反應的報道[16],但在實際工作中使用機器設定采后計數100×109/L的控制下限仍須謹慎。endprint
2011版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將捐獻機采血小板間隔時間縮短至2周,將采后計數100×109/L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同時2012版的《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也明確了去白單采血小板的質量標準。在目前機采血小板血源緊張、供需矛盾加大的情況下,選擇技術先進,采集效率高、應用范圍廣的血細胞分離機可以保證采集產品質量,滿足臨床用血需求,同時保障獻血者身體健康,從而招募、保留更多的獻血者。
[參考文獻]
[1] 周治年. 機采血小板的質量控制[J]. 醫學綜述,2011,17(2):251-253.
[2] 羅昭玲,蔡蘭. 機采血小板質量影響因素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94-395.
[3] 周倩,于曉燕,范靜,等. 1種血細胞分離機預測采集后血小板計數的評估[J]. 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0):16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18467-2011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S]. 2011:8-9.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S]. 2012:10.
[6] 江朝富,崔徐江,汪傳喜,等. 血細胞分離機制備的濃縮血小板與洗滌血小板的體外實驗對照[J]. 中國輸血雜志,2002,15(3):162.
[7] 胡玉秀,李聚林,潘漢站,等. 3種血細胞分離機單采血小板效果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3,26(2):151-153.
[8] 葛健民,趙宏祥,任素玲,等. 多次捐獻機采血小板后獻血者外周血象的變化[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1571-1572.
[9] 姚根宏,趙廣超,欒建鳳,等. 多次機采血小板對獻血員血常規的影響[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4):957-958.
[10] Das SS,Chaudhary R,Verma SK,et al. Pre-and post-donation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healthy donors undergoing platelepheresis with five different systems[J]. Blood Transfus,2009,7(3):188-192.
[11] Tendulkar A,Rajadhyaksha SB. Comparison of plateleph resis on three continuous flow cell separators[J]. Asian J Transfus Sci,2009,3(2):73-77.
[12] 李普林. 多次捐獻血小板對采前血小板計數的影響[J]. 中外健康文摘,2013,(31):158-159.
[13] 陳琳,鞠春芳,張在臻. 兩周捐獻一次血小板獻血者血小板系統指標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3(S1):186-187.
[14] 羅秋初,王業坤,羅慧川,等. 一次捐獻雙份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的血液成分恢復情況的研究[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4):362-365.
[15] Mays E,Jacobson J,Louie J,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micus Separator at estimating donor platelet post counts[J].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FA,Las Vegas,NV,USA,2006.
[16] 邸春艷,陳向東. 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薈萃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4,27(1):56-58.
(收稿日期:2014-03-17)endprint
2011版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將捐獻機采血小板間隔時間縮短至2周,將采后計數100×109/L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同時2012版的《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也明確了去白單采血小板的質量標準。在目前機采血小板血源緊張、供需矛盾加大的情況下,選擇技術先進,采集效率高、應用范圍廣的血細胞分離機可以保證采集產品質量,滿足臨床用血需求,同時保障獻血者身體健康,從而招募、保留更多的獻血者。
[參考文獻]
[1] 周治年. 機采血小板的質量控制[J]. 醫學綜述,2011,17(2):251-253.
[2] 羅昭玲,蔡蘭. 機采血小板質量影響因素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94-395.
[3] 周倩,于曉燕,范靜,等. 1種血細胞分離機預測采集后血小板計數的評估[J]. 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0):16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18467-2011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S]. 2011:8-9.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S]. 2012:10.
[6] 江朝富,崔徐江,汪傳喜,等. 血細胞分離機制備的濃縮血小板與洗滌血小板的體外實驗對照[J]. 中國輸血雜志,2002,15(3):162.
[7] 胡玉秀,李聚林,潘漢站,等. 3種血細胞分離機單采血小板效果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3,26(2):151-153.
[8] 葛健民,趙宏祥,任素玲,等. 多次捐獻機采血小板后獻血者外周血象的變化[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1571-1572.
[9] 姚根宏,趙廣超,欒建鳳,等. 多次機采血小板對獻血員血常規的影響[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4):957-958.
[10] Das SS,Chaudhary R,Verma SK,et al. Pre-and post-donation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healthy donors undergoing platelepheresis with five different systems[J]. Blood Transfus,2009,7(3):188-192.
[11] Tendulkar A,Rajadhyaksha SB. Comparison of plateleph resis on three continuous flow cell separators[J]. Asian J Transfus Sci,2009,3(2):73-77.
[12] 李普林. 多次捐獻血小板對采前血小板計數的影響[J]. 中外健康文摘,2013,(31):158-159.
[13] 陳琳,鞠春芳,張在臻. 兩周捐獻一次血小板獻血者血小板系統指標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3(S1):186-187.
[14] 羅秋初,王業坤,羅慧川,等. 一次捐獻雙份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的血液成分恢復情況的研究[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4):362-365.
[15] Mays E,Jacobson J,Louie J,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micus Separator at estimating donor platelet post counts[J].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FA,Las Vegas,NV,USA,2006.
[16] 邸春艷,陳向東. 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薈萃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4,27(1):56-58.
(收稿日期:2014-03-17)endprint
2011版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將捐獻機采血小板間隔時間縮短至2周,將采后計數100×109/L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同時2012版的《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也明確了去白單采血小板的質量標準。在目前機采血小板血源緊張、供需矛盾加大的情況下,選擇技術先進,采集效率高、應用范圍廣的血細胞分離機可以保證采集產品質量,滿足臨床用血需求,同時保障獻血者身體健康,從而招募、保留更多的獻血者。
[參考文獻]
[1] 周治年. 機采血小板的質量控制[J]. 醫學綜述,2011,17(2):251-253.
[2] 羅昭玲,蔡蘭. 機采血小板質量影響因素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94-395.
[3] 周倩,于曉燕,范靜,等. 1種血細胞分離機預測采集后血小板計數的評估[J]. 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0):16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18467-2011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S]. 2011:8-9.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S]. 2012:10.
[6] 江朝富,崔徐江,汪傳喜,等. 血細胞分離機制備的濃縮血小板與洗滌血小板的體外實驗對照[J]. 中國輸血雜志,2002,15(3):162.
[7] 胡玉秀,李聚林,潘漢站,等. 3種血細胞分離機單采血小板效果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3,26(2):151-153.
[8] 葛健民,趙宏祥,任素玲,等. 多次捐獻機采血小板后獻血者外周血象的變化[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1571-1572.
[9] 姚根宏,趙廣超,欒建鳳,等. 多次機采血小板對獻血員血常規的影響[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4):957-958.
[10] Das SS,Chaudhary R,Verma SK,et al. Pre-and post-donation haematological values in healthy donors undergoing platelepheresis with five different systems[J]. Blood Transfus,2009,7(3):188-192.
[11] Tendulkar A,Rajadhyaksha SB. Comparison of plateleph resis on three continuous flow cell separators[J]. Asian J Transfus Sci,2009,3(2):73-77.
[12] 李普林. 多次捐獻血小板對采前血小板計數的影響[J]. 中外健康文摘,2013,(31):158-159.
[13] 陳琳,鞠春芳,張在臻. 兩周捐獻一次血小板獻血者血小板系統指標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3(S1):186-187.
[14] 羅秋初,王業坤,羅慧川,等. 一次捐獻雙份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的血液成分恢復情況的研究[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4):362-365.
[15] Mays E,Jacobson J,Louie J,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micus Separator at estimating donor platelet post counts[J].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FA,Las Vegas,NV,USA,2006.
[16] 邸春艷,陳向東. 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薈萃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4,27(1):56-58.
(收稿日期:2014-03-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