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亮湞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兒了。當我在長途跋涉三個小時后,終于將摩托車停在支教的貓兒村小學門口時,我才不得不相信:竟然還真有如此偏遠、貧窮的地方。
我被分配到六年級教授語文。為了把課講得生動,我每個周末都騎著摩托車回家,回來的時候,電腦硬盤里都塞滿了各種各樣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有了電腦的幫助,孩子們都很喜歡上我的課。我信心滿滿地以為,孩子們的成績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可結果卻是第一次單元考全班及格的學生還不到五分之一。
經過認真分析,我發現孩子們雖然喜歡上我的課,但他們只是把精力放在我電腦里那些新奇的東西上。于是,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
在一次班會課上,我宣布了我的“好主意”。我發現孩子們的眼里閃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光芒,他們為我的“好主意”歡呼,并決心好好學習。
從那以后,孩子們開始在學習上你追我趕。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堂課,對全班同學來說都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我要對全班同學一周來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總結,并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幾個星期之后,果然收效顯著。我們班的及格率大大提高,還出現了不少高分。更讓我高興的是,在全縣期中統考中,班上的王平竟然考了個全鄉總分第一。這是貓兒村小學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成績。
校長和其他老師向我討教教學方法,我支支吾吾始終沒有說。
第二年夏天,六年級的孩子們順利升入初中,我也要結束自己的支教生活了。離開那天,我給校長留了一封信。于是我和我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共同保守了一年的“秘密”,終于被公開了。
我在信中這樣寫道:校長,其實,我并沒有什么“教學高招”。我只是跟孩子們承諾,我會在每周五下午最后一節課上公布本周學習最刻苦和進步最大的兩名學生的名字,然后我便帶著這兩個孩子到我家去過周末,讓他們親眼看看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
我之所以不想告訴你們真相,還要求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為我保守這個“秘密”。是因為我知道你們生活艱苦,帶孩子們出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不想讓您和其他的老師有心理負擔……
據說,校長看完信后,沉默了很久后說:“我們也要帶孩子出大山……”
再后來,貓兒村全村人集資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每周末帶兩個孩子出大山,也成了貓兒村小學的慣例,一直延續至今。
伯仲摘自《當代青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