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摘 要: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對農村牧區的建設,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支農、惠農的政策來推動農村牧區經濟的發展,以盡快改變城鄉的不平衡現象。因此,在搞好農村牧區經濟建設的同時,用先進的群眾文化活動占領農村牧區文化陣地,對促進農村牧區發展、推動新農村牧區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村牧區文化建設仍比較落后,還不能很好的滿足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下面就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農村牧區文化;問題;對策
1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前,我國各級政府工作的核心是發展當地經濟,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這導致了各級政府都會把“發展經濟”作為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務,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造成了各級政府對群眾文化建設重視不夠。一些領導甚至簡單的認為,群眾文化建設就是一年舉辦幾場下鄉演出、放幾次電影,組織一下比賽就可以了。因此,忽視了對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了解,阻礙了基層文化活動的建設。由于文化活動的欠缺,文化設施的陳舊,使許多群眾熱衷于“打麻將、斗地主”等活動,造成“黃、賭、毒”等不良現象在農村牧區得到滋生,敗壞了農村牧區純樸的社會風氣。
1.2 農村牧區文化需求在逐漸增加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漸增加,如近幾年,傳統的社戲、龍燈、廟會等文化活動在逐漸增多,而且非常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每次活動基本都是人滿為患。同時,卡拉OK、廣場舞等現代文化活動也在農村牧區廣受歡迎,由此可見我國農村文化需求的市場是非常廣闊的。
1.3 民間文化力量已發展成為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自主的民間表演隊伍越來越多?,F在,農村牧區的文化演出市場基本都被民間表演團體所占領。這種現象對于豐富農村牧區業余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一些草臺演出班子,沒有經過文件部門的許可,為了吸引群眾觀看,往往表演一些低級節目。這顯然對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非常大的破壞作用。
1.4 文化形式單一,文化活動內容匱乏
當前農村牧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還比較單一,許多地方的娛樂方式還停留在看電視、打麻將等比較簡單的娛樂活動上。特別是由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一些有文藝才能的年青人外流情況嚴重,導致了基層文化群體人員的散失。同時許多鄉鎮蘇木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也不端正、素質也良莠不齊。許多鄉鎮蘇木的文化站建設更是停滯不前,設備陳舊落后,經費投入也不夠,這些無法適應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需要。而上級文化部門組織的文化活動,如“三下鄉”等,次數偏少且無法保證覆蓋到偏遠鄉鎮蘇木,城市中流行的廣場文化活動,由于條件限限制,也很難延伸到農村牧區。
2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采取多種措施,把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基礎搞扎實,把基層群眾建設的體制搞完善,把基層群眾建設的隊伍搞堅強。
2.1 積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繁榮基層文化的主要途徑。要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以人民群眾為服務主體,以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切實為基層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奠定堅實基礎。
2.2 切實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要把改善和健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作為繁榮基層文化的前提,下大力把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成系統配套、功能齊全的文化活動陣地。要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設施。要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并重,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活動有場地,娛樂有場所。要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保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經常性、規范性。要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各類人員都有活動的空間和場所。
2.3 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社區文化、鄉村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水平,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人民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要積極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動平臺,依托重大節日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
2.4 切實加強基層文化骨干隊伍建設
推動社會主義化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基礎力量,是繁榮群眾文化的重要保證,必須下大力抓好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切實為繁榮基層群眾文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各級要制定科學完備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完善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文化藝術精英人才投身基層、服務基層、建功基層。
2.5 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保證基層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在領導機制上,把基層文化建設列入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考核機制上,把基層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考核內容;在激勵機制上,鼓勵專業文藝工作者下基層為群眾服務;在市場運作機制上,倡導基層文化部門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發展文化產業,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為基層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