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建等
摘要:針對傳統品種布局僅以產量為惟一指標的局限性,采用作物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對重慶市2010-2011年區域試驗匯總結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萬優481在萬州、潼南、永川三區、縣適應性較好,在以上生態區域推廣應用能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優勢;廣占63S/R2010較適生態區域為豐都、梁平。對灰色布局、方法的可行性及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水稻品種;生態區域;灰色布局
中圖分類號:S11+7;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3-2986-03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Rice Varieties by Methods of the Gray Arrangement
YAN Ming-jian1,L?譈 Zhi-wen1,HU Jing-tao1,HUANG Wen-zhang1,LEI Shu-fan1,HUANG Cheng-zhi1,PU Yun-sheng2
(1.Th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itoral Sciences, Chongqing 404155, China;
2.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in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4155, 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 of regional test of 2010-2011 was analyzed by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gray arrange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 of Wanyou 481 was more obvious in Wanzhou, Tongnan, Yongchuan; The best ecological areas of Guangzhan 63S/R2010 was Fengdu and Liangping. The feasibility and prospect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gray arrangement were disscused.
Key words: rice variety; ecological areas; the gray arrangement
不同生態區不僅對不同類型的水稻品種產量影響大,而且對相應的性狀也有較大的影響,對其中部分性狀如不同海拔區對生育時期、感病區域對品種的抗病特性、高海拔區域對品種的分蘗成穗等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如果在品種布局上僅以產量為惟一指標進行劃分,不僅具有局限性,而且不具有科學性[1,2]。為了克服傳統品種布局僅考慮產量一個性狀的局限性,采用作物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對重慶市2010—2011年區域試驗匯總結果進行了研究,以便為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與內容
試驗資料來自2010-2011年重慶市區域試驗匯總結果。參試品種12個(重稻35、重稻87、奧農優1-28、農優8號、奧農優1-26、萬優481、三峽優66、贛香A/R607、金穗27、20253/20638、廣占63S/R2010、中優596),試驗分布在7個區縣(萬州、潼南縣、永川區、秀山縣、豐都縣、梁平縣、南川區),考察性狀共10個(分蘗率、有效穗數、千粒重、穗粒數、穗實粒數、結實率、生育時期、株高、穗長、產量)。
1.2 分析方法
采用作物品種灰色布局方法[3],對試驗資料進行運算與分析。
1.2.1 構造各性狀效果測度矩陣 R(k)對于“越大越好”的性狀,采用上限效果測度;對于“越小越好”的性狀,采用下限效果測度:
上限效果測度:rij(k)=Xij(k)/max[Xxij(k)] i=1,2,…,n;j=1,2,…,m;k=1,2,…,I) (1)
下限效果測度:rij(k)=min[Xij(k)]/Xij(k) i=1,2,…,n;j=1,2,…,m;k=1,2,…,I) (2)
式中,Xij(k)指第i個品種第j個試點第k個性狀的試驗觀察值;max[Xij(k)]指第k個性狀所有品種所有試點觀察值的最大值;min[Xij(k)]指第k個性狀所有品種所有試點觀察值的最小值。
1.2.2 權重(W)的確定 根據實際經驗,對10個考察性狀權重進行分解。根據生產實際,有效穗數、穗粒數、株高、穗長、分蘗率、穗實粒數、全生育期、結實率、千粒重及產量權重分別為0.10、0.06、0.03、0.02、0.04、0.10、0.10、0.05、0.10、0.40。
1.2.3 構建各性狀加權效果測度值矩陣RW
RW=R(k)·W (3)
1.2.4 求各性狀加權效果測度補值向量矩陣 設rij(k)為第 i個品種第j個試點第 k個性狀的加權效果測度值,則其補值向量為=1-rij(k) (4)
1.2.5 計算各品種各試點各性狀加權效果測度補值向量與中心(原點)的距離ρij
ρij=[( )2+( )2+…+( )2]1/2 (5)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尋求品種最優布局,作出品種布局決策,確定品種適宜推廣生態類型區。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在區域試驗中10個性狀ρij的計算
采用上述原理與方法,對2010—2011年重慶市水稻品種區域試驗12個品種7個試點10個性狀試驗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得到各品種各試點10個性狀加權效果測度補值向量與原點(中心)的距離ρij(表1)。
2.2 不同品種灰色布局分析
從生物學意義上講,原點(中心)是指 10個性狀的理想狀態,因此,表 1中數據越小,說明某品種各性狀與理想狀態越接近,則該品種越適應相應的生態類型區。表2為按照表1中ρij由小到大及各試點平均產量高低,取前6位整理出的各生態區適宜推廣的品種及順序。
表2結果表明,萬優481在萬州、潼南、永川三區、縣適應性較好,在以上類型的生態區域推廣應用能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優勢,從海拔高度來看,更適合于低海拔地區;廣占63S/R2010較適生態區域為豐都、梁平;重稻357較適生態類型為萬州、南川;奧農優1-26較適區域為永川、南川、萬州、秀山;三峽優66較適區域為潼南、永川、豐都。
3 討論
3.1 灰色布局方法所得結果更為客觀、合理
傳統的品種布局是以農作物最終產量為主要指標,對產量進行了無限放大,而對其他性狀比較忽視,但在生產中有些性狀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視的,諸如抗病性、熟性、品質等,因此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則不同,它考慮的是多個性狀,改以產量作因變量為以ρij作因變量,以多個性狀為自變量,同時在性狀的重要性中滲入了權重,而且權重的份量可以在生產實際中進行調節,因此分析結果更客觀、合理。
3.2 應用灰色布局方法可充分展示不同品種潛在的綜合優勢
區試統計是以產量為主要考核指標,以平均產量高低排序,盡管這些品種從平均產量看適應性好,但某些具有特殊適應性的品種則因此而被埋沒,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則可克服上述缺點。從此次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奧農優1-26在永川點平均產量排名第一,但綜合分析所得ρij卻排名第二,表明該品種在永川點除產量外的其他性狀表現不是最好;廣占63S/R2010在豐都點平均產量不在前6位,但綜合分析所得ρij卻排名第一,表明該品種在豐都點除產量外的其他性狀表現優良。
3.3 計算簡單
與其他方法[4,5]相比,灰色布局方法具有計算簡單、分析條理清晰、易于掌握的特點,實踐證明,運用該分析方法對指導品種布局不僅切實可行,而且行之有效[3]。因此,它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對水稻品種要求的提高,在多點試驗中如果能采用該方法將抗病性、抗蟲性、品質、耐寒性、耐熱性、耐肥性等性狀加以考察,會使區域試驗評價更完善。
參考文獻:
[1] 郭瑞林,楊海燕.安麥1號適宜生態區灰色布局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2):80-82.
[2] 王素英,王潤生,關 立,等.豫、冀、魯三省谷子品種灰色布局分析[J].雜糧作物,2000,20(1):32-35.
[3] 鄧聚龍.農業系統灰色理論與方法[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 郭瑞林,楊春玲,關 立,等.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的同異分析方法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1,21(3):60-63.
[5] 郭瑞林.同異分析的聯系勢測驗及其在小麥品種區域試驗中的應用[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1):63-65.
2.2 不同品種灰色布局分析
從生物學意義上講,原點(中心)是指 10個性狀的理想狀態,因此,表 1中數據越小,說明某品種各性狀與理想狀態越接近,則該品種越適應相應的生態類型區。表2為按照表1中ρij由小到大及各試點平均產量高低,取前6位整理出的各生態區適宜推廣的品種及順序。
表2結果表明,萬優481在萬州、潼南、永川三區、縣適應性較好,在以上類型的生態區域推廣應用能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優勢,從海拔高度來看,更適合于低海拔地區;廣占63S/R2010較適生態區域為豐都、梁平;重稻357較適生態類型為萬州、南川;奧農優1-26較適區域為永川、南川、萬州、秀山;三峽優66較適區域為潼南、永川、豐都。
3 討論
3.1 灰色布局方法所得結果更為客觀、合理
傳統的品種布局是以農作物最終產量為主要指標,對產量進行了無限放大,而對其他性狀比較忽視,但在生產中有些性狀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視的,諸如抗病性、熟性、品質等,因此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則不同,它考慮的是多個性狀,改以產量作因變量為以ρij作因變量,以多個性狀為自變量,同時在性狀的重要性中滲入了權重,而且權重的份量可以在生產實際中進行調節,因此分析結果更客觀、合理。
3.2 應用灰色布局方法可充分展示不同品種潛在的綜合優勢
區試統計是以產量為主要考核指標,以平均產量高低排序,盡管這些品種從平均產量看適應性好,但某些具有特殊適應性的品種則因此而被埋沒,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則可克服上述缺點。從此次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奧農優1-26在永川點平均產量排名第一,但綜合分析所得ρij卻排名第二,表明該品種在永川點除產量外的其他性狀表現不是最好;廣占63S/R2010在豐都點平均產量不在前6位,但綜合分析所得ρij卻排名第一,表明該品種在豐都點除產量外的其他性狀表現優良。
3.3 計算簡單
與其他方法[4,5]相比,灰色布局方法具有計算簡單、分析條理清晰、易于掌握的特點,實踐證明,運用該分析方法對指導品種布局不僅切實可行,而且行之有效[3]。因此,它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對水稻品種要求的提高,在多點試驗中如果能采用該方法將抗病性、抗蟲性、品質、耐寒性、耐熱性、耐肥性等性狀加以考察,會使區域試驗評價更完善。
參考文獻:
[1] 郭瑞林,楊海燕.安麥1號適宜生態區灰色布局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2):80-82.
[2] 王素英,王潤生,關 立,等.豫、冀、魯三省谷子品種灰色布局分析[J].雜糧作物,2000,20(1):32-35.
[3] 鄧聚龍.農業系統灰色理論與方法[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 郭瑞林,楊春玲,關 立,等.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的同異分析方法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1,21(3):60-63.
[5] 郭瑞林.同異分析的聯系勢測驗及其在小麥品種區域試驗中的應用[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1):63-65.
2.2 不同品種灰色布局分析
從生物學意義上講,原點(中心)是指 10個性狀的理想狀態,因此,表 1中數據越小,說明某品種各性狀與理想狀態越接近,則該品種越適應相應的生態類型區。表2為按照表1中ρij由小到大及各試點平均產量高低,取前6位整理出的各生態區適宜推廣的品種及順序。
表2結果表明,萬優481在萬州、潼南、永川三區、縣適應性較好,在以上類型的生態區域推廣應用能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優勢,從海拔高度來看,更適合于低海拔地區;廣占63S/R2010較適生態區域為豐都、梁平;重稻357較適生態類型為萬州、南川;奧農優1-26較適區域為永川、南川、萬州、秀山;三峽優66較適區域為潼南、永川、豐都。
3 討論
3.1 灰色布局方法所得結果更為客觀、合理
傳統的品種布局是以農作物最終產量為主要指標,對產量進行了無限放大,而對其他性狀比較忽視,但在生產中有些性狀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視的,諸如抗病性、熟性、品質等,因此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則不同,它考慮的是多個性狀,改以產量作因變量為以ρij作因變量,以多個性狀為自變量,同時在性狀的重要性中滲入了權重,而且權重的份量可以在生產實際中進行調節,因此分析結果更客觀、合理。
3.2 應用灰色布局方法可充分展示不同品種潛在的綜合優勢
區試統計是以產量為主要考核指標,以平均產量高低排序,盡管這些品種從平均產量看適應性好,但某些具有特殊適應性的品種則因此而被埋沒,品種灰色布局方法則可克服上述缺點。從此次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奧農優1-26在永川點平均產量排名第一,但綜合分析所得ρij卻排名第二,表明該品種在永川點除產量外的其他性狀表現不是最好;廣占63S/R2010在豐都點平均產量不在前6位,但綜合分析所得ρij卻排名第一,表明該品種在豐都點除產量外的其他性狀表現優良。
3.3 計算簡單
與其他方法[4,5]相比,灰色布局方法具有計算簡單、分析條理清晰、易于掌握的特點,實踐證明,運用該分析方法對指導品種布局不僅切實可行,而且行之有效[3]。因此,它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對水稻品種要求的提高,在多點試驗中如果能采用該方法將抗病性、抗蟲性、品質、耐寒性、耐熱性、耐肥性等性狀加以考察,會使區域試驗評價更完善。
參考文獻:
[1] 郭瑞林,楊海燕.安麥1號適宜生態區灰色布局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2):80-82.
[2] 王素英,王潤生,關 立,等.豫、冀、魯三省谷子品種灰色布局分析[J].雜糧作物,2000,20(1):32-35.
[3] 鄧聚龍.農業系統灰色理論與方法[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 郭瑞林,楊春玲,關 立,等.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的同異分析方法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1,21(3):60-63.
[5] 郭瑞林.同異分析的聯系勢測驗及其在小麥品種區域試驗中的應用[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