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軍
摘 要:分析了電力設施防外力破壞機制、種類和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預防措施,以減少電力設施受外力破壞的次數。
關鍵詞:電力設施;電纜;外力破壞;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M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2-0020-02
目前,主要是通過專人對電纜外力破壞進行巡視、發放整改通知書等減少外力破壞對電網運行帶來的影響。但是,為了進一步將電力電纜保護提上一個新的高度,就有必要對電力電纜破壞的情況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1 外力破壞定義及情況分析
外力破壞,是指人們有意或無意造成的電力設施部件的非正常狀態。外力破壞故障平均占總運行故障的30%,占電纜本體故障的46.7%.這表明,外力破壞問題日益嚴重,已成為了影響電纜安全運行的最大威脅。
2 外力破壞種類及破壞原因分析
外力破壞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貨車裝運土石方、汽車吊物、水泥泵車灌漿、塔吊吊物、挖掘機和采砂船過高碰線;在桿塔基礎附近挖沙取土時,汽車撞到電桿、漂浮物短路、樹竹碰線、鉆探機挖破電纜;休閑釣魚和放風箏過失觸碰導線;人為盜竊電力設施。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建設標準低
由于一些電纜溝道建設時間早、規劃落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電網負荷不斷增加,用戶不斷增多,片區就會對其進行改造,這就必然會出現電纜溝超容量、電纜溝深度不夠、堆積在電纜溝內的電纜不斷增多的情況。當發生外力破壞時,受損的電纜數量自然也會比較多。
2.2 電纜警示標牌安裝不足
在近幾年發生的外力破壞情況中,造成外力破壞的當事人根本就不知道開挖處有電力電纜,保護和防范外力破壞就更無從說起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重傷死人,供電部門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2.3 市政建設項目多、開發力度大
近些年來,由于每年開發的市政項目過多、開發力度過大,致使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當之處。
3 從電纜敷設方式進行原因分析
朝陽供電公司電纜敷設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3.1 電纜溝道敷設(1.2 m×1.0 m)
這種方式是目前最主要的敷設方式,因為其具有土建成本較低、施工速度快、施工難度小、電纜施放和維修簡單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電纜的敷設中。但是,電纜溝道敷設由于電纜溝本身較小,能容納的電纜數量較少,溝道只有一層混凝土蓋板保護,深度一般在1.2 m左右,常與市政等管網交叉,是最容易受到外力破壞的電纜敷設方式。
3.2 電纜排管敷設
電纜排管敷設的土建成本比電纜溝的土建成本更低、施工速度更快,但是,在電纜排管敷設過程中,其每根排管只能施放一根電纜。目前,管材使用較多的是PVC管,雖然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由于部分工程使用的管材厚度不夠、埋深不足、路面長期被重車碾壓等,也有可能會發生外力破壞。而且,一旦排管中電纜發生故障時,問題查找起來是很困難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纜排管敷設的推廣。
3.3 電纜隧道敷設
電纜隧道敷設能容納的電纜數量較多,有供安裝和巡視的通道,全封閉的結構,受外力破壞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其土建成本高、施工周期長,限于公司資金不足,電纜隧道敷設方式難以全面開展。
4 預防措施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市政建設、道路開挖和城區建設等項目大規模展開,電纜的運行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使得電力電纜時刻處于一種危險的境地,外力破壞電纜事故的發生越來越頻繁。外力損壞電纜的事故大多是因為城市建設造成的,許多城市建設項目的施工和建設單位不認真查閱資料就盲目開工,或是這些工程大多不能在市政公布的各種開挖、維修信息中及時體現,特別是那些頂管施工工程,將給電纜的安全運行帶來極大的隱患。
4.1 外部人員電纜保護意識差
非電力工程施工人員缺乏對地下電纜的保護意識,這是造成電力電纜外力破壞較嚴重的原因之一。對大型的建設工程來說,工序、流程往往不同,施工隊伍更換頻繁,不能充分了解電力電纜的具體情況。由于施工單位時常忽視電力電纜的保護,忽視規章制度,在施工時根本不知道地下有電力電纜,極易造成外力破壞事故,甚至還會出現在挖壞電纜后,又悄悄埋上而不通知電力部門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巡視人員根本不能及時發現故障點,只能用故障測試儀來尋找故障點,嚴重影響了地區供電和優質服務工作,進而引發上街堵路群體事件,影響社會的安定。而有些施工單位,比如政府工程要求施工進度,施工人員明知道地下有電力電纜,也與運行管理部門簽訂了施工防護通知協議,但是,因為內部管理混亂或為搶工期進度,就會違反協議,從而引發外力破壞事故。再者,有些大型城市建設工程轉包次數過多,使得施工管理出現混亂,施工責任不明確,最終導致事故發生后不能及時通知電力部門,延誤了搶修時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4.2 各種市政管線鋪設錯綜復雜
由于朝陽屬于山區地帶,各種天然氣、自來水、通信等管線單位所屬地下管線之間多呈平行、交叉或上下疊行,地下管線單位在鋪設新管線或更換舊管線時,極易對電纜設施造成破壞。其他管線在施工前,未與電纜運行部門辦理會簽手續,不按要求及時通知電纜運行部門,在無人監護的情況下施工,也會對電纜造成外力破壞。
4.3 內部不夠重視
內部未對電纜和通道運維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①由于電纜路徑處在地下,對電纜和通道的管理不像其他配電設備一樣重視。工程竣工后,工作不細致,圖紙資料嚴重欠缺,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線路隱患較多,影響了電纜的安全運行,這是造成外力事故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②運維力量不足。部分運維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重點有偏差,重配合,輕巡視,嚴重本末倒置,影響了巡視的效率,巡視不到位、遺漏的現象比較普遍,根本不能保證巡視周期,才導致某些事故的發生。
5 建議
針對上述不足,現提出幾點建議:①加大對現場施工單位的監管,避免施工作業中開挖、打樁等工作對電力電纜造成的損傷;②加強對電力電纜的巡視,把巡視責任落實到班組每個人上;③加大保護電力電纜宣傳工作的力度,建立電纜外力破壞舉報有獎制度,設立專項資金,對舉報電纜外力破壞和隱患的單位或個人進行物質獎勵。
6 結束語
在實踐中,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依法保護電力設施等手段相結合,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使之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以減少外力破壞對我們所管轄設備造成的損失,不斷提高配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