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群力中學,江蘇 南京 211200)
試題檢測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它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試卷評講課在整個初三教學中占有很大的份額,上好試卷評講課對鞏固雙基、規范解題、熟練技巧、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有著重要意義.
但目前試卷評講課存在以下幾種誤區:
(1)教師自己不做試卷,只按照參考答案核對答案,而不進行評講.
(2)逐題評講,這樣既浪費了學生有限的時間,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收效甚微.
(3)不對試題進行拓展和變式訓練,往往就題講題,容易產生思維僵化.
(4)不留給學生回味反芻的時間,一味追求進度,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針對以上試卷評講課中的誤區,筆者在教學運用了如下策略.
(1)教師認真備課,做好錯例分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課前備課一定要認真,老師應該提前仔細地做一下試卷,了解試卷中所考的知識點及分布情況、試卷的難易度、每一知識板塊的得分率等情況,以便宏觀把握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掌握情況.整體上的分析還可制作成績分析統計圖和各題得分情況統計表.
對每個試題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寫好評講教案,對閱卷過程中收集到的錯例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抽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問題進行評講.哪些該粗講,哪些該細講,心中要有數.錯例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找失分原因,發現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確定評講的知識重點和板塊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2)指導學生對試卷進行分析與自我評價
教師應把要評講的試卷作好分析統計后及時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先獨立糾錯,學生通過查閱課本、作業或與同學交流,就能夠對試卷中的部分錯誤自行糾正.同時,要求學生對錯誤原因進行分析,填寫好自我診斷表(如表1),并深入反思,明白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在評講課中帶著問題,有重點地討論和聽講.
通過學生自我診斷,實踐了多元化的評價理念.采用這種方式,可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遇的問題,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對教師的意見、建議,利于老師改進教學方法,補充相關知識、介紹學習方法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

表1 學生自我診斷表
(1)評講應具有及時性、激勵性
我們都知道趁熱打鐵的道理,考試完以后,學生對試卷內容記憶深刻,為了找到正確的答案,可能同學之間已進行了積極的交流,自己對試卷的解答可能有了評判,而且對解題方法也有一定的思考,此時學生能以較清晰的記憶和積極的心態認真聽教師評講,效果會較好.在試卷評講時,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用好激勵手段,盡量少批評.評講過程中,對學生的答卷優點給予表揚,如卷面整潔、解題規范、思路清晰、思維敏捷、解法有獨到之處等,講解時可將試卷中出現的好的解題思路、方法用投影展示于課堂.此環節教師的語言要精煉,具有感染力,以表揚激勵為主,切忌一味抱怨.
(2)評講要以學生為主體,體現自主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試卷評講課一般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但教師一卷講到底的評講方式越來越失去吸引力,所以常出現老師講得津津有味,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訂正之后類似題目仍然不會做的尷尬局面.試卷評講本身就是一種反思性教學活動,若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收不到好的評講效果.
講評時教師應盡量為學生提供自己總結、自行評講的機會,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充分暴露解題的錯誤之處,然后由其他學生指出錯誤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分析能力,在學生分析自己解題思路的基礎上,教師應進行適當的評價,對創造性思維進行呵護與鼓勵,并引導學生選擇簡潔的解法.
(3)評講要具有針對性、指導性
一套試題中各道題的難度是不一致的,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也肯定是各不相同.如果期望面面俱到,試卷評講就會喪失重點,引起學生的厭倦.在評講前,教師應抓具有共性的典型錯誤,通過評講“查病情”、“找病源”,探究正確思路,從而提高學生辨析能力.通過示錯——糾錯——變式訓練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錯誤中學會思考,做到糾正一例,預防一片.有必要時對類似的錯誤合并講,關聯的錯誤串聯講,共性的錯誤重點講,典型的試題展開講,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
在紙筆作答的試卷上,會留下學生靈動的思維印跡.為了了解造成學生答題錯誤的主要原因,明確學生的優勢和劣勢,老師需要根據出現的典型錯誤研究學生的答題思路.哪些是知識性失分?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哪些是個別現象?有沒有出現具有獨特的、創新意義的解法?有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個別訪談,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
(4)一題多變,優化學生的思維
對同一個問題,教師要精心點撥,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構思和解法,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引導學生多方向、多層次地思考問題.教學展開是一個爬坡的過程,挑戰需要設計,怎樣讓物理富有挑戰性?不要做過多的鋪墊,不要急于為學生思維定向,要敢于把問題直接呈現出來,拉伸學生思維的寬度,暴露學生真實的想法.

圖1
例1 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片P從a端移動到b端,電流表示數I與電壓表示數U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則電源電壓為V,R1的阻值是Ω,R2的最大阻值為Ω.

圖2
變式1:在如圖1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調節滑動變阻器,電流表示數由0.1A變為0.3A時,電壓表示數也隨之變化了2V,此時,滑動變阻器R消耗的電功率為1.8W,則:定值電阻R1=Ω, 電源電壓U=V.
變式2 :在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9V,電阻R1=10Ω,電流表的量程為0.6A,電壓表的量程為3V.為了保證兩個電表都能正常工作,求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的阻值范圍.
在教學中,針對典型的例題,進行變式訓練,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變”的現象中發現“不變”的本質,從“不變”中探尋規律,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達到了優化思維的作用.
(5)借題發揮,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對比分析
試卷中有不少題目,或作適當的延伸,追求多解多變,來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以利于學生提煉解題技巧.當然,提高能力不等于難題疊加,訓練的題目不在多,關鍵在于是否典型、是否突出“活”與“巧”.在解題的過程中不能就題論題,要逐步提高理解和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學會研究、變換、設計、創新、整合歸納題目.

圖3
例2 如圖3所示,電源電壓為17V保持不變,燈泡L標有“12V 6W”,閉合開關S后,當滑片P置于b端時,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W,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Ω。
變式1:若電流表的量程為0.6A,電壓表的量程為15V,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
通過以上的變式,學生對串聯電路中等流分壓、銘牌參數含義及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變式增強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變式2:實驗中要測小燈泡額定功率,但電壓表的大量程壞了不能使用,請你利用現有的器材重新設計電路,畫出電路圖,并說明理由.
通過以上變式訓練,使學生從中悟出解題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解題技能技巧,提高試卷分析課的效率.
評講課后必須根據評講課反饋的情況進行矯正,這是評講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評講效果的必要環節.具體做法是:每次評講后要求學生將答錯的試題全部用紅筆訂正在試卷上,并把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做好答錯原因的分析,并注明正確解答,最大程度地發揮好錯題的功效.同時教師要及時依據評講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評講后的補償練習,使學生真正領悟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掌握典型問題的解題技巧.
試卷含有豐富的教學信息.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所留下來的文字表達是學生思維軌跡的見證,也是教師教學效果的真實反映.所以試卷評講時,以錯導學,方法是關鍵,思維是核心,滲透科學方法、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評講全過程的首要任務,同時也要兼顧考試心理的輔導,教師要讓學生在試題評講中能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物理思維品質.同時試卷評講課應該是深化提高課,使試卷評講走向實效,真正做到“錯中求勝”.
參考文獻:
李金燕.初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低效成因及對策[J].中學物理,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