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華
摘 要:對原平市水資源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從農業、工業、生活三方面,就用水和節水設施利用情況進行闡述和規劃,并提出了可行的節水措施和幾點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節水;規劃;措施
中圖分類號:TV21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2-0125-02
1 原平市用水、節水現狀分析
1.1 原平市用水現狀
根據2013年原平市用水統計年報可知,原平市總取水量為1.416 305×108 m3,其中,地表水7.527 1×107 m3,地下水6.635 95×107 m3。按水的用途可分為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生活總取水量為1.026 85×107 m3,其中,城鎮居民用水5.46×106 m3,農村居民用水4.808 5×106 m3。在生產用水中,一產用水1.086 935×108 m3,其中,種植業用水1.026 3×108 m3,林木魚畜用水約占6.063 5×106 m3;二產用水1.659 15×107 m3,其中,工業用水1.649 65×107 m3,建筑業用水1.950×105 m3;三產用水3.277×106 m3,生態環境用水2.80×106 m3。
1.2 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原平市城區地下水超采、水資源利用率低下、水體污染嚴重、采煤漏水對區域水環境造成的影響十分突出、生態環境用水水平低、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和水資源監控信息系統不完善是原平市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3 原平市水資源節水分析
1.3.1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原平市水資源總量為控制點,堅持水資源開發和保護并重,以節約用水和生態修復為重點,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基礎,支撐和保障原平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3.2 基本原則
節約水資源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點:①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用水權益;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充分考慮區域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確保水環境質量狀況,保護生態環境;③堅持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④堅持因地制宜、統籌發展、重點突出的原則;⑤堅持公平、高效和可持續利用的原則。
1.3.3 節水的重要意義和社會經濟需求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問題,要以提高用水效益為核心,把節水放在突出位置,改進水資源的利用方式,建立節水型社會。加強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管理,合理利用水資源,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提高節水技術,加大對設備研究和開發的力度,加強節水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節水灌溉和工業循環用水的力度,建立節水型用水模式。要重視水污染的治理,控制地下水采用量,防止水質惡化,為我國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用水結構調整指明方向,并指出水資源供需關系要堅持“以供定需”的原則。
在原平市,實施最嚴格的取水許可制度。在所有新建項目取水審批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取用地表水源和其他替代水源,嚴格控制地下水的開采。同時,積極宣傳節水觀念,提高人們
的節水意識,推行節水政策,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實現原平市“碧水藍天,人水和諧”的發展藍圖。
1.3.4 節水的重點
農業:滹沱河、陽武河、永興河、北云中河、長樂河和同河等為境內主要河流。原平市農業生產中需澆灌面積大,農業用水量大,許多地方存在大水漫灌的現象,而渠系和管網的漏損情況比較嚴重。現階段,灌溉用水渠系可利用系數為0.6~0.85,存在一定的節水空間,它是節水的重點項目。
工業:原平市的廠礦主要有中電投山西鋁業有限公司、同華發電公司和采礦廠、洗煤廠等,它們用水量大,存在節水設施不完善的問題。現階段,原平市規模以上工業取水量為7.942×106 m3/a,萬元產值取水量為20.6 m3,總復用率為95.87%,排水量為131.84 m3;規模以下工業取水量為1.644×106 m3/a,萬元產值取水量為10.7 m3,總復用率為94.6%,排水量為27.88 m3,它是節水的重點項目。
生活:城鎮居民用水和農村居民用水是生活用水的主體,節水設施安裝不完善導致水資源大量浪費,所以,需要提高用水利用率。城鎮生活需水和農村生活需水預測均采用綜合生活用水指標,定額分別為260 L/p·d 、70 L/p·d,存在一定的節水潛力。
2 原平市水資源節水規劃措施
2.1 農業
在農業上,建議采用滴管、噴灌等方法進行農業灌溉.這可以提高管網利用率,降低管網漏失率,加固渠系,減少渠系滲漏造成的損失。
2.2 工業
在工業方面,要提高廠礦的工藝水、循環水、礦坑水的重復利用率,從源頭把關,廠礦建設初期就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提高廢污水的處理回用率。
2.3 生活
在生活上,供水單位要盡力降低管網漏損率,漏損率不得高于8%,要及時維修管網。在第三產業和城鎮、農村用水過程中,提倡一水多用,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公共用水,比如公廁等,建議利用中水,使用節水設施。
3 原平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措施
3.1 坪上應急引水工程
坪上應急引水工程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該工程的任務是提供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其引水點以坪上泉域的泉水為水源,水源地位于五臺縣境內的滹沱河干流及其支流清水河上,供水區包括定襄縣、忻府區和原平市。它是以散泉形式出露的巖溶水排泄帶,1956—2000年,流量均值為4.94 m3/s;1959年流量最大,最大流量為11.86 m3/s;1972年流量最小,最小流量為2.27 m3/s。泉水出露標高甲子灣泉組710.9~713.3 m,水泉灣泉組639.9~699.7 m,段家莊泉組678.8~672.8 m,大灣泉700 m,泉水水質優良,屬HCO3-Ca-Mg型,礦化度一般在212~333 mg/L,總硬度為187.2~241.2 mg/L,是很好的生活和工、農業用水。2010-10,對坪上應急引水工程先期1.5×104 m3/d的供水量進行規劃、分配,工程建成、投入運營后,可向中電投山西鋁業建設項目供水2.325×107 m3/a。坪上應急引水工程的供水目標為城市生活、工業用水,供水能力為3×107 m3/a。2013年,坪上水庫為中電投山西鋁業供水2.8615×106 m3/a。
3.2 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
原平市污水處理廠9.97×106 m3的中水將用于中電投山西鋁業二期1×105 t氧化鋁生產和自備熱電廠用水,5.5×105 m3用于三期6×105 t/a鋁加工項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的供水目標為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生態環境。遠期供水能力為1.250×107 m3/a,其中,1.052×107 m3供中電投山西鋁業,1.44×106 m3替代現狀新原鄉牛臥河的污水進行灌溉,5.4×105 m3用于城市湖泊公園和生態景觀用水。2013年,供給鋁廠的水量總共為5.8×105 m3。
3.3 油簍山攔河閘蓄水工程
油簍山攔河閘工程位于原平市城東的滹沱河干流上,距市區僅2.5 km,壩址位置在紅旗大橋上游200 m處,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為5 360 km2。下游13 km為界河鋪水文站,1956—2006年,年徑流量均值為2.49×107 m3,相當于攔河閘斷面2.21×107 m3的地表水資源量。除了要保證下游滹沱河灌區現在0.55×107 m3的用水量外,還有1.66×107 m3的來水量,工程開發目標為城鎮、工業、農業灌溉用水和緩洪。
油簍山攔河閘工程年取水量為3×107 m3,其中,農業用水1×107 m3,供水保證率為50%,工業用水2×107 m3,供水保證率為95%。油簍山攔河閘蓄水工程等跨區域的引、蓄水工程所取用的地表水和污水處理廠生產的中水、再生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置換為工、農業取用的地下水,并將其用在城市、農村生活的其他方面。
3.4 觀上水庫
經過計算可知,觀上水庫在滿足永興河灌區農業灌溉需水要求(P=75%)的基礎上,還可以向城市工業供水2.096×106 m3。觀上水庫2.09×106 m3的水用于中電投山西鋁業二期1×105 t氧化鋁工程。觀上水庫的供水目標為城市工業、農業灌溉、景觀環境,規劃供水能力為3×107 m3/a,包括農業等用水1×106 m3,工業用水2×107 m3。
3.5 引黃入原引水工程
引黃入原引水工程目標供水為工業用水,近期規劃供水能力為1.500×107 m3/a,遠期規劃供水能力為2.500×107 m3/a,將其用于需水量為7.50×106 m3/a的華電集團和同煤集團合資建設的軒崗同華電廠一、二期項目和需水1.50×106 m3/a的其他相關產業,共計9×106 m3/a。
4 建議
綜合以上敘述,提出幾點相關建議:①為了使地下水止降回升并達到節水目標,要盡量使用地表水,可從神山水庫、觀上水庫引水;②盡快落實油簍山攔河閘工程、引黃入原引水工程和西營水庫;③普及節水器具,并提倡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④普及安裝智能水卡,進一步完善水資源信息監控系統;⑤提高水價,實行水價階梯差價收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編輯:白潔〕
3.2 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
原平市污水處理廠9.97×106 m3的中水將用于中電投山西鋁業二期1×105 t氧化鋁生產和自備熱電廠用水,5.5×105 m3用于三期6×105 t/a鋁加工項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的供水目標為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生態環境。遠期供水能力為1.250×107 m3/a,其中,1.052×107 m3供中電投山西鋁業,1.44×106 m3替代現狀新原鄉牛臥河的污水進行灌溉,5.4×105 m3用于城市湖泊公園和生態景觀用水。2013年,供給鋁廠的水量總共為5.8×105 m3。
3.3 油簍山攔河閘蓄水工程
油簍山攔河閘工程位于原平市城東的滹沱河干流上,距市區僅2.5 km,壩址位置在紅旗大橋上游200 m處,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為5 360 km2。下游13 km為界河鋪水文站,1956—2006年,年徑流量均值為2.49×107 m3,相當于攔河閘斷面2.21×107 m3的地表水資源量。除了要保證下游滹沱河灌區現在0.55×107 m3的用水量外,還有1.66×107 m3的來水量,工程開發目標為城鎮、工業、農業灌溉用水和緩洪。
油簍山攔河閘工程年取水量為3×107 m3,其中,農業用水1×107 m3,供水保證率為50%,工業用水2×107 m3,供水保證率為95%。油簍山攔河閘蓄水工程等跨區域的引、蓄水工程所取用的地表水和污水處理廠生產的中水、再生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置換為工、農業取用的地下水,并將其用在城市、農村生活的其他方面。
3.4 觀上水庫
經過計算可知,觀上水庫在滿足永興河灌區農業灌溉需水要求(P=75%)的基礎上,還可以向城市工業供水2.096×106 m3。觀上水庫2.09×106 m3的水用于中電投山西鋁業二期1×105 t氧化鋁工程。觀上水庫的供水目標為城市工業、農業灌溉、景觀環境,規劃供水能力為3×107 m3/a,包括農業等用水1×106 m3,工業用水2×107 m3。
3.5 引黃入原引水工程
引黃入原引水工程目標供水為工業用水,近期規劃供水能力為1.500×107 m3/a,遠期規劃供水能力為2.500×107 m3/a,將其用于需水量為7.50×106 m3/a的華電集團和同煤集團合資建設的軒崗同華電廠一、二期項目和需水1.50×106 m3/a的其他相關產業,共計9×106 m3/a。
4 建議
綜合以上敘述,提出幾點相關建議:①為了使地下水止降回升并達到節水目標,要盡量使用地表水,可從神山水庫、觀上水庫引水;②盡快落實油簍山攔河閘工程、引黃入原引水工程和西營水庫;③普及節水器具,并提倡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④普及安裝智能水卡,進一步完善水資源信息監控系統;⑤提高水價,實行水價階梯差價收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編輯:白潔〕
3.2 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
原平市污水處理廠9.97×106 m3的中水將用于中電投山西鋁業二期1×105 t氧化鋁生產和自備熱電廠用水,5.5×105 m3用于三期6×105 t/a鋁加工項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的供水目標為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生態環境。遠期供水能力為1.250×107 m3/a,其中,1.052×107 m3供中電投山西鋁業,1.44×106 m3替代現狀新原鄉牛臥河的污水進行灌溉,5.4×105 m3用于城市湖泊公園和生態景觀用水。2013年,供給鋁廠的水量總共為5.8×105 m3。
3.3 油簍山攔河閘蓄水工程
油簍山攔河閘工程位于原平市城東的滹沱河干流上,距市區僅2.5 km,壩址位置在紅旗大橋上游200 m處,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為5 360 km2。下游13 km為界河鋪水文站,1956—2006年,年徑流量均值為2.49×107 m3,相當于攔河閘斷面2.21×107 m3的地表水資源量。除了要保證下游滹沱河灌區現在0.55×107 m3的用水量外,還有1.66×107 m3的來水量,工程開發目標為城鎮、工業、農業灌溉用水和緩洪。
油簍山攔河閘工程年取水量為3×107 m3,其中,農業用水1×107 m3,供水保證率為50%,工業用水2×107 m3,供水保證率為95%。油簍山攔河閘蓄水工程等跨區域的引、蓄水工程所取用的地表水和污水處理廠生產的中水、再生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置換為工、農業取用的地下水,并將其用在城市、農村生活的其他方面。
3.4 觀上水庫
經過計算可知,觀上水庫在滿足永興河灌區農業灌溉需水要求(P=75%)的基礎上,還可以向城市工業供水2.096×106 m3。觀上水庫2.09×106 m3的水用于中電投山西鋁業二期1×105 t氧化鋁工程。觀上水庫的供水目標為城市工業、農業灌溉、景觀環境,規劃供水能力為3×107 m3/a,包括農業等用水1×106 m3,工業用水2×107 m3。
3.5 引黃入原引水工程
引黃入原引水工程目標供水為工業用水,近期規劃供水能力為1.500×107 m3/a,遠期規劃供水能力為2.500×107 m3/a,將其用于需水量為7.50×106 m3/a的華電集團和同煤集團合資建設的軒崗同華電廠一、二期項目和需水1.50×106 m3/a的其他相關產業,共計9×106 m3/a。
4 建議
綜合以上敘述,提出幾點相關建議:①為了使地下水止降回升并達到節水目標,要盡量使用地表水,可從神山水庫、觀上水庫引水;②盡快落實油簍山攔河閘工程、引黃入原引水工程和西營水庫;③普及節水器具,并提倡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④普及安裝智能水卡,進一步完善水資源信息監控系統;⑤提高水價,實行水價階梯差價收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