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俊連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數量也快速增長。生活垃圾的堆積不僅會影響市容、破壞環境,而且還會傳播疾病,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通過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產業化進行探討,提出一些相應的垃圾處理對策。
關鍵詞:生活垃圾;病菌;地下水;土壤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2-0150-01
1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公共場所垃圾、醫院生活垃圾等。垃圾過度排放的危害有目共睹,垃圾的填埋處理成為城市地區垃圾圍城的主要原因。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垃圾中含有的脂類和糖類化合物會在常溫下經過微生物分解產生H2S等有害碳氫化合物,直接威脅著人們的健康。②填埋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會直接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氣層,其發酵產生的甲烷氣體的過度排放會產生溫室效應。③堆積垃圾不僅擠占城市用地面積,而且還會污染土壤,進而使土壤中富集的重金屬隨食物鏈進人體。④被污染的土壤、沙塵中攜有病菌,并會在有風天氣時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⑤垃圾滲瀝流入水體,污染了水源,也會對人類的健康形成威脅。⑥焚燒法會產生二惡英,造成大氣環境的二次污染。
2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難點
在長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垃圾中含有的有害成分會緩慢地轉移到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中,成為污染的“源頭”,這也給垃圾的處理增加了難度。
2.1 填埋產生有害物質
由于填埋沒有分步驟,塑料類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難以降解,導致了土壤的結構和功能的破壞。廢電池中的重金屬元素如Hg,屬于國家頒布的危險廢物類別之一,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危害。部分醫院垃圾在填埋后,其病菌、病毒具有的潛在性傳染等特征危害是普通垃圾的數百倍。在垃圾的填埋處理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還在繼續增加,其中,滲濾液、腐殖質、重金屬和垃圾焚燒的次生污染對環境的污染更加嚴重。
2.2 土地資源問題
填埋法是處理垃圾的常用方法,簡單的處理方式不僅侵占土地,也會帶來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填埋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同時填埋場地也會受水文和地質條件的限制,所以大中城市在選擇填埋場所時會很困難。
3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對策
要解決垃圾問題,就必須從固體廢物的管理入手,改變現如今的發展模式,對資源進行優化重組,從源頭上控制廢物的產生。另外,還要實行清潔生產,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建立現代城市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產業化模式。
3.1 管理手段的產業化
要以市場為導向,鼓勵興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利用的專業化公司。各企業應共同參與到生活垃圾的處理中,以吸引外資的投入。采取政府主導、多元集資、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的思路,向人們提供一個設施齊全、環境保護質量優質、運作效率更高的產業化垃圾處理體系。
3.2 原材料的減量化和處理環節的無害化
從產品的最初設計上,鼓勵使用最少的原材料設計出使用壽命長的產品,并對有毒、有害的成分進行標識,逐步規范成分的管理,切實做到從源頭上減少城市垃圾的產生。運用環境管理的經濟學方法,保持垃圾回收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廢物分離后,采取分類運輸的方法,在運輸過程中做到壓縮密閉運輸,以減少能耗,使整個處理過程無害化。
3.3 垃圾收運系統的科學化設計
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設計牽涉到的因素很多,且相互制約,需要進行全面的考慮。采用合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和收運管理系統,會使得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更加科學化。在設計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時,需要全面考慮很多因素,包括垃圾產生量、運輸車輛、轉運設施的數據等,并要及時掌握國內外有關垃圾收運科學化的研究和報道。
3.4 完善垃圾收費制度
實施城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是目前很多國家采用的方法,包括定額收費制、超量收費制和計量收費制等。我國目前的垃圾收費制度還不夠完善,因此要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法制化、規范化等方面入手,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制度,實行合理的收費方式和收費標準,進而取得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值。垃圾收費制度為城市產業化垃圾處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5 提升產業化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主要以混合收集為主,處理方式較為單一。為提高垃圾的處理效率,減少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可綜合利用堆肥、焚燒和衛生填埋等處理方法,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多元化。在生活垃圾處理中,可根據區域經濟水平、垃圾產生量和自然氣候條件等開發先進的垃圾處理技術。目前我國產業化垃圾處理方式的革新方向主要包括改進原料構成、提升堆肥產品質量、改進垃圾填埋技術、開發專業設備和材料、完善垃圾填埋場的防滲技術、開展垃圾污染評價、采用填埋專用的機械設備、從衛生填埋處理轉向資源利用、開發國產焚燒設備、開發或引進焚燒爐主體和煙氣凈化設備及技術。
4 結束語
垃圾處理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政府要高度重視垃圾處理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并依據“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原則,引導全民自覺參與到垃圾的處理工作中來,對垃圾進行分類管理、減少垃圾的產生量。提升垃圾的分選技術,完善垃圾收費機制,并為垃圾分類創造條件,是產業化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席俊清,蔣火華,汪志國,等.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03(01).
〔編輯:王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