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淼
小兒哮喘 發病率逐年上升
哮喘的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全國曾經做過三次大規模的哮喘發病率調查,結果發現,兒童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加。
為什么哮喘特別是小兒哮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呢?這和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有一定關系,也和檢查手段越來越先進有關系。以前許多發現不了的類型,現在也能發現。比如胸悶型哮喘,即和傳統的以喘息等癥狀相比,這類哮喘唯一的癥狀就是胸悶,而這類哮喘,十多年前,還沒有多少人知道。
孩子3歲之前 家長要做有心人
哮喘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不過家長在孩子3歲之前,要做一個有心人。
絕大多數哮喘的孩子,都會在3歲以內出現發病癥狀,不過也有部分小患兒在4~5歲才表現出癥狀,但是后面這些類型的孩子,哮喘治療難度會比前一種類型的孩子更大。3歲之前,有哮喘的孩子,會出現各種癥狀,比如在新生兒時期,容易發生濕疹;添加輔食后,容易對一些異種蛋白的食物過敏;再長大一點,會出現一感冒就容易咳嗽、無原因的咳嗽等癥狀。如果孩子有這些癥狀,家長請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3歲之前如果就出現反復咳嗽等癥狀,家長及時帶孩子規范性治療,對于疾病的控制是有利的。早診早治同樣適用于哮喘的防控,截至目前,哮喘還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無法根治,不過,早發現的孩子,治療起來的效果會好許多。
不過,民間有一種說法,說孩子青春期后,哮喘就會痊愈,這種觀點正確嗎?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確。大多數哮喘的孩子,青春期后,癥狀會得到緩解,這是因為青春期人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所以哮喘會得到緩解。但是這不代表治愈,家長還是需要長期觀察。
哮喘控制好后 不要放任不管
哮喘難以根治,還容易復發,不少患者在激素治療控制好后,就放任不管,這種習慣要不得。曾有一名患者,小時候被確診為哮喘,治療控制好后,就停止用藥并不再關注,結果成年后,家庭裝修聞到一些裝修材料的氣味后,哮喘再次復發。
希望患者樹立一種觀念,哮喘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終生控制。可能有的人控制效果好,可以慢慢減藥,甚至停藥,但是后續的長期觀察檢測還是不能放松。在民間還有一種普遍誤區,覺得既然哮喘是氣道炎癥,發作的時候吃點抗生素消炎就好了,反正不少哮喘是伴隨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時候出現的。
其實,抗生素是無效的,必須使用激素才能治療哮喘氣道的炎癥。濫用抗生素,不但不利于治療,還降低人體自身的抵抗力。
正規治療中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定期做肺功能檢查。哮喘癥狀得到控制后,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肺功能檢查,主要的目的是觀察氣道是否出現炎癥,便于及時干預控制。
部分家長會因為哮喘,對孩子的飲食加以諸多限制,這并不利于孩子增強自身抵抗力。家長只要限制一些特殊過敏的食物就可以了,均衡飲食和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自我抵抗能力,提高病毒感染的防病能力,是預防哮喘發作的一條有效途徑。endprint